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 第三十五章 勉为其难(第2页)

第三十五章 勉为其难(第2页)

半年时间足矣,陈氏歇业是为了搬去更好的地方,而金玉黄关门是因为黄知信想做的都已经做到了,走与不走都是一句话的事。n

常押司试图以权势要挟大商会,此举正中大商会的下怀,让他们有了充足的离场理由。n

等到诸大商会一走,行商们就不会绕路再来光化了,偌大的墟市变成了一个空壳,小商户可顶不住这么高额的赋税,顶多一两年盛极一时的光化墟市也就走到头了……”n

常举文从胡宅出来的时候整个人都变得迷茫了,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去做,甚至想要去牢中请教前上司。n

光化墟市就这么完了,多年累积的矛盾从杨彦全被抓后全面爆发,如滔滔洪水一发不可收拾。n

七月初一,新任知州到了光化城。n

来的人六十有三,姓王名鹗,字百一,曹州东明人氏,是位老状元。n

不过王鹗既不是正科榜,也不属恩科榜,甚至不是大宋的状元。乃旧金哀宗正大元年的状元。n

大堂内,何浩承与陆之逸恭恭敬敬的向王鹗行礼:“拜见府君。”n

“两位莫要客气,快快请坐。”王鹗已是满头华发,面相慈和,笑口常开,一看就是个喜乐辈。n

“府君舟车劳顿,一路辛苦,下官已设宴为府君接风洗尘。”n

王鹗是端平年间入朝,在京做了翰林承旨,后历任地方,别看王鹗官位不高,但屡次向赵官家进言,制度典章由其主持裁定,在德行治书方面趋于大成,赵官家都对其礼敬有加。n

只是王鹗工于书章,治政平平,才兜兜转转做了十几年知州,治政理念无出挑,四平八稳。n

“不急,在此之前本府有一事要问,州府衙门是不是有个叫杨彦全的孔目?”王鹗慢悠悠的问道。n

何浩承闻言心中一惊:这个裙下讨欢之徒真得那骚妇疼爱,竟把话都递到了老夫子面前,这下可难办了。n

陆之逸注重的字眼是孔目二字:老状元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说错?难不成老状元对其有提拔之意?杨瘸子何德何能啊!n

“为何不答?”王鹗笑意不减的问道。n

“确有此人。”n

“那就对了,王文炳给老夫来了一封书信为此人说情,不知此人所犯何事?”王鹗明知故问道。n

不是夏石!n

王文炳,难道是龙图阁直学士、济南府知府王磐?那就是王恽的老师了,这厮什么时候和杨瘸子扯上关系了。n

何浩承眼见瞒不住了,只能将事情的原委和盘托出。n

“税银既已追回,便当秋税入库,不可再为难市坊百姓,以免闹的民怨沸腾啊。”王鹗吹了吹茶碗上的浮叶,美美的喝了一口。n

陆之逸连连点头称是,心中再起波澜:民怨?老状元的耳目这么灵通吗?应是黄知信吧,毕竟他与栗亭侯的关系摆在那里。n

“税银入库,分利归公。杨孔目的判决是不是重了些?”王鹗其实还有隐情,他上任必要拜会江相使,过襄阳城岂能不入屯田司访友?n

何浩承大汗:还他娘的孔目!老夫子是铁了心要帮杨小儿啊,杨小儿命怎这般好:“是重判了,不过杨押……孔目也的确有错在先,国法在前,若无惩戒,只怕日后人人效仿之啊。”n

王鹗如老僧入定般一动不动,本身就是眯眯眼,好似睡着了一般。n

片刻沉默后,陆之逸硬着头皮开口:“不过话又说回来杨孔目并没贪渎钱财,只是办事手法有待商榷,幸未造成任何损失,且引出了利益熏心之辈,也是……功劳一件?”n

何浩承脸都气红了:陆文仙你是真不要脸啊,有罪变有功,真是摇尾之犬啊!n

“那就功过相抵,不必再提,你们以为如何?”n

“全凭府君做主。”n

“本府知道你们难,但本府也难,咱们就都勉为其难吧。”n

“是,府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