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指着御案上一迭文卷,对冯保说道。
“冯保,把这四份资料,分给四位。”
“是。”
冯保拿起文卷,都是分迭好了,一共四份,依次递给张居正、刘大实、潘应龙和宋公亮。
张居正先把玳瑁老花镜戴上,然后再展开文卷,仔细看了起来。
看了一页,他心里有数了。
上面的内容他非常熟悉。
刘大实看完后,发指眦裂,怒不可遏地说道:“皇上,黔国公府已经烂透了,它已经不是西南柱石,它是西南蛀虫,他们对云南地方虎饱鸱咽,是国蠹!”
潘应龙和宋公亮对视一眼。
果真如此,皇上不仅仅要收拾沐朝弼父子,还要把传袭两百年的黔国公府一并铲除了。
为什么?
黔国公又没得罪过皇上!
可沐朝弼得罪了皇上的皇爷爷,世宗皇帝。
为了稳住云南边疆,世宗皇帝忍气吞声,不仅不治沐朝弼,还让他袭位黔国公。
这是他少有在臣子身上吃大亏的事情,吃了大亏还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
睚眦必报的世宗皇帝能咽得下这口气吗?
肯定咽不下,当年应该没少在皇上耳边嘀咕。
皇上可是世宗皇帝的好圣孙,逮到机会一定会替皇爷爷报仇。
再说了,黔国公府这些年的所做所为,踩到了皇上的底线了,新仇旧恨一起算,不仅沐朝弼必须完蛋,传袭两百年的沐府也要除爵!
皇上就是有这么心狠。
朱翊钧对张居正说道:“张师傅,云南的情况,大部分都是内阁整理的,汇总到你手里,再报到朕这里。
情况你很熟悉,你给大家说说。”
张居正也不推辞,抖了抖手里的文卷,“皇上说的没错,这文卷里大部分资料,都是内阁在清丈普查过程中整理的。
内阁在总结清丈普查工作时,发现全大明的清丈普查工作,进展最艰难,遇到阻碍最大的不是江南。
江南被收拾一顿很快就消停了。
最难的是四川和云南,尤其是云南。山高林密不说,当地土司、官府、豪强,还有这个沐府,不支持不说,还使出各种卑鄙下作手段,阻拦清丈普查。
最后朝廷把沐朝弼召进京,其子沐昌祚为了顺利袭位,暂时转变态度,支持云南的清丈普查,这才告以完成。
清丈普查出来的结果,最后分析评估,可信度为七到八成,但是依然触目惊心。”
张居正发了几句牢骚,说到了正题上。
“根据万历元年和二年的普查清丈数据,万历三年户部最后统计出,云南共有田地四百五十二万二千四百亩。
布政司在册的民田一百七十九万九千三百亩,占全省田地百分之四十。
卫所屯田一百一十一万七千一百亩,占全省田地百分之二十五。
黔国公府田地一百四十八万六千亩,占全省田地百分之三十三。
土司名下田地十二万亩,占比微乎其微。而且这些土司,大部分都不愿意让工作组清丈田地。这十二万亩,都是官府有册可查的,其余被隐匿的田地不计其数。
根据这几年云南改土归流中,十几位土司投献的田地推测,云南土司隐匿的田地预计在两百万亩左右*。
必须等云南改土归流工作全部结束后,户部再会同云南布政司重新清丈。”
等张居正把云南的田地、人口、赋税的情况说完后,朱翊钧扫了一眼四人,开口问道:“诸位,听出玄机来了?”
稍等了几秒钟,朱翊钧自己答道,“云南归于朝廷的田地四百五二万二千四百亩,黔国公府占了一百四十八万六千亩,足足三成多。
这还不算!
黔国公一直兼领云南都司,说白了,云南卫所屯田实际就是黔国公府的。卫所屯田的粮,朝廷收不到一粒,全进了黔国公府的粮仓!
剩下的布政司在册民田,一百七十九万九千三百亩,黔国公府还要通过代征赋税,抽取百分之十五的经手费。
雁过拔毛啊,这雁原本就不肥,还被拔得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