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男人只会影响我搞钱的速度 > 第四十七章 那她就去会会吧(第1页)

第四十七章 那她就去会会吧(第1页)

小院不需要怎么收拾,阿妈也不劳她太费心甚至丫丫都留在了医院。沈照有时间就往废品收购站跑,她需要在院子里做个大些的烤炉。

这东西比面包窑复杂,是双层结构,控制火候更精准。那天听陈爱媛说沪市的友谊商店有大烤箱卖,等下回陈江海过去让他带一个回来。

这东西现在太贵,沈照没敢答应。她需要多存些钱。

这段时间她回村又做了两回黄鳝生意,村长同她说起收卖点的事镇上还在考虑。点子很好,也有可行性。

现在他们村能卖的除了油渣还有菜籽饼,这东西养猪长肉。第一天拖回来的两千斤,村口都没出就被分光得一干二净。

后面还是村长站出来说话,说这东西他们村要多少有多少,家里不需要囤太多别到时候把猪喂出好歹来。村里人这才作罢,钱能不能赚到不知道但下半年这几顿油菜饼喂下去肯定家里的猪还得长一大截。

黄鳝生意也不错,不仅是上桥村周边远些的也把黄鳝送来。这东西能换油渣,油渣也是肉,小孩子特别欢迎。有些家长想换些零钱都不行,要换钱自己去田里捉。他们捉的只能拿来换油渣。

不过镇上也有顾虑,毕竟现在私营都没有何况是公私合营。

“怎么没有公私合营?现在很多港商来内地投资在当地办厂,很多都是走的公私合营的路子。”

“那不一样……”顾承平摆手,不过虽然不认同大孙子说的话可还是很欣慰。年纪不大,但现在这阅历见识就是他爹顾建新都比不上。果然孩子还是要到处跑跑,多多历练才长得大。

不过收卖点这事,他肯定是要跑下来的。如果镇上不同意公私合营,那行啊,你给咱上桥村找货源找路子,咱们集体自己做。

还真别说,当初顾村长去镇上提的时候不是没动过截胡的心思。毕竟这生意又不难,上桥村能做,我乌山乡怎么不行?但是他们没货源啊?镇上就一家屠宰厂,一家冶炼厂,一个东西不够卖,一个村里用不上。县里的厂子又不听他们的,上哪找货卖?

“那要不找县里?”

领导怒喷,想啥呢?别说县里不会出面帮忙找货源,下面乡镇这么多怎么可能帮了这个少那个。真要由县里出面也轮不到他们这穷地方,搞不好现在上桥村的生意都会被人抢了去。

领导急得抓心挠肝,这事做好了可是他的政绩,而且还不小。可这公私合营的路子能不能走,又该怎么走他得好好想想。

沈照不知道这些弯弯绕绕,反正她不急。其实这生意就这样做不是不行,只是她的目标不小再有就是不想再被联防队的人找上门,加公家的牌子虽然麻烦不小但行事会方便很多。

她现在更操心阿妈的身体,手术很成功只是还要在床上躺几天。自从上次被沈照教训过以后,沈周氏安分不少。虽然也忧心钱花得多但至少没再闹着要出院。甚至特别配合,只能盼着早些养好早点出院,不说赚钱也能省些不必要的花销不是?

这段时间沈照天天往医院跑,隔壁床的老太太早就出院了。走之前还留了联系方式给她,那天她虽然拒绝了王庆平的要求,但每次做饭还是会多带一份。

这老太太人很不错,活得通透。阿妈这人性子自卑,在医院里和陈爱媛都不怎么敢说话更何况是其他人。老太太时不时的拉着阿妈聊天,最后倒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等人出院以后,沈周氏还神秘兮兮地和沈照说起自己听来的八卦。

“你知道老太太那个小儿子怎么那么混账不?”

“怎么呢?”沈照给阿妈削苹果,这是老太太留下的。

“她大儿子养得可好了,还是国家干部。人说话也好听,有天过来看她人情做得可足了把整个病房都顾上了。”

“哦……”难得阿妈这么有谈性,沈照也很给面子。“所以你是想说他小儿子养成这样不是她的问题?”

“差不多吧,”老太太砸吧砸吧嘴巴,有些意犹未尽:“听她的口气,十几年前她小儿子就送给爷爷奶奶养了,所以……”

“所以孩子还是得自己带。”沈照给做了总结。

沈周氏瞬间说不出话了,前不久她还说帮忙带丫丫呢,现在看来还真不成。不过人家老太太说得对,儿孙自有儿孙福,阿照混得比她好,她就别想不开跟着瞎指挥。

其实沈照本就只是随口一句,还真不知道亲妈会多想。正好护士长说有事请她帮忙,她就放下丫丫跟着出了病房。

“你这个蛋糕是过生日?年纪多大?几个人吃?”

等护士长开口就发现帮忙算不上,更像是给她做生意。有钱赚,沈照自然要弄清楚客户的需求。

反而是护士长惊讶她的好说话,奶油蛋糕这东西有多难买她是知道的。虽然陈爱媛说沈照能做,但只以为会很麻烦,哪知道人家这么干脆。

两个人对彼此都很满意,沈照走的时候护士长还送了半兜橘子。

回家的时候正好遇上之前找她买黄鳝的小干事,一见面人家就把她神秘兮兮的拉到旁边。

“你是不是得罪你们科于科长了?”

沈照觉得莫名其妙,她都快一个月没上班了怎么能得罪到她?

“那你去上班可小心些,我听说她那天在办公室说你不是东西,没有半点感恩的心。”

沈照心头一紧,只怕是钟家的人找上门了!

当初她嫁给钟国富是被人介绍的,介绍人就是总务科的于科长也是她的顶头上司。其实就算是沈照婚后过得不如意,也没有怪过人家。毕竟不是强嫁,真要怪也怪她自己眼瞎又软弱。但在纺织厂倒闭以后,有一次钟老太婆吵架说漏嘴。当初于爱国给她介绍钟国富其实目的并不单纯。

于爱国有个儿子在钢铁厂上班,而钟国富他老子正好是钢铁厂的车间主任。老爷子因公负伤提前退休没几年就走了,走之前把于爱国的儿子推了上去。

可真要说两家关系有多好,却不至于。她同钟国富结婚以后,两家就没怎么打过交道。直到很久以后她才明白,可能自己成人家儿子上位的垫脚石。这种事在什么时代都屡见不鲜,女人是物资可以换到很多你想要的东西。

不过这人也是搞笑,不会真以为自己说的这桩婚是什么天作之合吧。钟老太那人的名声,附近十里八村都清楚。她当媒人难道不清楚?如果真不清楚,怎么在她嫁进钟家以后就不往来了?

现在她没找上门,没想到这人自己反倒先跳起来了。

正好,那她就去会会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