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王薄李渊 > 第6章(第2页)

第6章(第2页)

裴寂和李世民对视一眼,嘴角同时扬起弧度——这事成了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本想在乱世里苟个平安退休,奈何儿子太能干,同事太鸡贼,连吃个宵夜都能吃出个开国皇帝来,所以说啊,职场中年人千万别随便跟年轻人喝酒——保不齐哪天就被灌醉抬上龙椅了

不过李渊在太原起兵的时候,那叫一个家底薄啊

手底下拢共三万人马,战马更是稀罕物,有兵器的都算精锐了

当时有个段子说,要是把李渊的骑兵队拉出来遛弯,连突厥人养的羊都得笑场——毕竟人家草原上的牧羊犬,跑得都比这些“战马”快

但老李同志心里明镜似的

他站在晋阳城头望着北方,手里捏着刚接到的线报:刘武周那小子已经给突厥始毕可汗送了三十车丝绸,换回来八百匹战马

这事搁现在,就像创业公司a轮融资突然抢了你的投资方,急得李渊直拍大腿:“再不想辙,咱们连跟人掰手腕的资格都没了!”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到刘文静了,这位仁兄长得像文弱书生,张嘴却是八国语言轮着转,当年在晋阳当县令时就跟突厥商人称兄道弟,有次喝高了,硬是把突厥商队头领灌到抱着马脖子喊爹,从此在草原上落下个“酒神”的名号

李渊把他叫到跟前,话都没说完,刘文静已经拎起酒坛子:“主公放心,臣这就去给始毕可汗醒醒酒”

但突厥大帐可不是好进的

始毕可汗这会儿正躺在虎皮垫子上犯愁呢,左手边是刘武周送来的江南丝绸,右手边是梁师都献上的关中美人,眼前还跪着个窦建德派来的使者,说要拿河北五十城换战马

这场景,活脱脱像开在草原上的ipo路演现场,各路“创业团队”争着给“风投大佬“画大饼

刘文静进帐先干了三碗马奶酒,抹着嘴说:“可汗您看这满屋子礼物,像不像春天的野韭菜?”

见始毕可汗愣住

他接着说:“割完一茬又长一茬,可要是把地刨了…”

说着掏出把李渊亲笔信

“我们唐公愿与可汗共分天下,长安城里的武库,草原上的儿郎随时可以取用”

这话说得妙啊,既没承诺具体地盘,又给了个开放式结局——就像现在搞对赌协议,既不让资方觉得亏,又给自己留足操作空间

要说李渊这招“空手套白狼”,可比其他反王高明太多

别人送真金白银,他送的是概念股

听说后来突厥使团到太原考察,李渊特意让士兵把同一批盔甲在不同营地来回倒腾,愣是营造出十万大军的假象

这操作放到现在,绝对能上“创业者如何包装估值”的mba案例课

最绝的是处理称臣这事儿

当时始毕可汗要求往来文书必须用“献”字,李渊大笔一挥改成“馈”——别看就一字之差,这里头学问大了去了

好比现在融资协议里“股权”和“期权”的区别,既给了对方面子,又没把身家性命搭进去。后来李世民在渭水单骑退突厥,估计就是跟他爹学的这套话术艺术

等到突厥战马真的进了太原城门,李渊的表演才刚开始

他特意选了个大雾天接收马匹,让突厥使者隔着雾气看见影影绰绰的“精兵”,其实都是稻草人套着铠甲

等雾散了,早有人端着羊肉美酒把使者灌得晕头转向

这手“瞒天过海”,连后来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都得叫声祖师爷

不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有次突厥使者突然要看战马训练,李渊急中生智,让骑兵骑着刚到的突厥马绕圈跑,马尾巴上绑着树枝扬起漫天尘土

使者看着“万马奔腾“的场面直竖大拇指,愣是没发现同一批马已经跑了二十圈——这大概是最早的“视频循环播放”技术应用

看着马厩里越来越多的战马,李渊跟裴寂说过掏心窝子的话:“咱们现在像不像揣着借来的名牌包去相亲?”

话糙理不糙,乱世争霸本来就是场豪赌

只是他没想到,这些借来的战马后来真的踏破了长安城门,更没想到二十年后,那个曾经需要讨好突厥的李家,会在大漠南北设立都护府

历史的吊诡就在于此:当年低声下气借马的人,最终成了天可汗的父亲,而坐在虎皮椅上挑三拣四的始毕可汗,其坟头草还没等安史之乱就已经换了三茬,所以说啊,创业初期该低头时别硬刚,关键得学李渊这样——把跪着借来的资源,变成站着打江山的资本

让我们把时间再往前拨

那是个连空气里都飘着火药味的下午,太原城的麻雀都不敢在屋檐上多停留片刻——李渊府邸的后院里,几个心腹幕僚正在疯狂搓手,手指关节捏得咔咔作响

裴寂一屁股坐在石凳上,衣襟被冷汗浸透,活像刚从河里捞起来的咸鱼。刘文静咬着后槽牙来回踱步,靴子底都快磨出火星子

所有人的目光都像钉子似的钉在紧闭的朱漆大门上,等着那位正在屋里转圈的大人物拍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