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满脸笑意的萧纪瞬间脸色就阴沉下来。
“文秀暴露了行踪,那些人在我去之前便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主事的那些虽是跑了,却还是在那园子里留下了蛛丝马迹。
萧纪回来前进了一趟宫,向建成帝禀了此事。
建成帝怒发冲冠,着大理寺与刑部共同协办此案,势必要将主谋抓捕归案。
那些人走的仓促,园子里的痕迹并未打扫赶紧。
刑部与大理寺已经派人前往了。
萧纪亲自去了一趟那边,也见到了那些幼女曾遭受过的惨状。
这也是他为何回来时脸色那么阴沉的缘故。
薛蕙也猜到了这些,只是真的从萧纪口中听到的时候,还是不免有些失望。
“天子脚下,竟然又出了这样的事。”她叹了口气,道,“文秀说那些出入园子的人都乔装打扮过,看不出什么身份。可他们身边伺候的人却显然不是平民百姓。”
那些侍卫也乔装过,但个个身手都不弱。
寻常人家哪里养得起这些?
萧纪心中已有了些计较,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觉得气愤。
整个朝廷已经腐烂了,若想彻查,一层一层的抓下去,还不知要牵连出多少人。
他深吸了口气,将那抹怒气压制回去。
垂眸一看,薛蕙同他一样,都紧皱着眉,显是在为此事担心。
他抬手轻轻抚平她的眉心,语气故作轻松道:“大理寺卿的能力我是见识过的,此次刑部尚书也亲自参与了此案,很快便会有结果。”
他说完,像是想到了什么,又说:“你姑父也参与协查了。”
蒋旭宁才调去刑部没多久,不论品阶还是资历,这样的案子都轮不到他来参与的。
但他可与摄政王是沾亲带故的,即便摄政王没发话,底下的人难道还不懂这些人情世故?
提起蒋旭宁,薛蕙心中微动,问道:“你是想让姑父在六部轮换任职?”
蒋旭宁是翰林出身,当日在翰林院清苦多年,能力虽算不得多出众,但那些老翰林都很赏识他。
后外放做官,这十几年的同知知府之路,也为他积攒了不少为官的经验。
回京才不过一年的时间,便又开始在六部轮换。
即便薛蕙不懂官场上的手段,也知道蒋旭宁只要不出错,将来内阁有他一个位置。
“你这么聪明,还需要问我?”萧纪俯身轻轻在她唇角落下一吻。
薛蕙心头微微激荡,但她还是保持着理智:“若我姑父是那块料,你帮他一把便算了。可他若是个扶不起的,你硬推着他往前,也是在害他。”
萧纪笑起来,说道:“放心,我看过你姑父写的文章,他并非是脑中空空的人。”
在帮蒋旭宁之前,他自然也查看了蒋旭宁往年回京述职的卷宗,知道他那些年在任上的实绩。
以蒋旭宁的能力,早该往京城调的,之所以一直还在任上,无非是他朝中无人罢了。
但他这些年能在任上顺风顺水,倒是也要感谢他的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