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日清晨
“叮铃铃”
“什么?重庆军忽然对南昌周边动了进攻?”
一夜没睡好的西尾寿造和坂垣征四郎一大早就接到了紧急军情,立即便展开南昌周边地图观察起来。
“……高安、大城、万寿宫、生米街均遭到重庆军攻击。”
“弄清重庆军进攻的是哪支部队没有?”
“是第军和第军。”
“第军?!”
这支部队在万家岭之战中表现仅次于粤军的个军,战斗力给鬼子留下很深的印象。
而第军作为东北军仅存的部队之一,虽原属于卫队师改编的部队,但在全面抗战中不断遭到削弱和消耗,此时的战斗力只能算中等。
更何况在一个月前的南昌防御战中第军是遭到重点打击的部队,此刻自然是元气未恢复。
只是这次重庆军忽然在江西北部反击,到底是为了策应第战区在开封-新乡一带的行动,还是反过来呢?
而第战区对襄河和平汉路的袭扰,不用说就是为了配合第战区或第战区的反击行动了。
到底哪个才是重庆军的杀招?华夏派遣军兵力紧张,如果判断有误,将兵力错误投放,那怕鬼子控制了华夏大量铁路干线和长江,要将部队重新调整回来也得按周来计算时间,到时候损失也不会小。
如果情况极端点,从开封经陇海路津浦路转运至南京对岸后再坐船到南昌,顺利情况下大概需要天左右时间。
而由于开封被重庆军第战区攻占,则如果得从新乡把兵力调到武汉,最便捷的新开铁路无法直通,如果走平汉路转平津铁路再转津浦赶去南昌,则时间则需要天以上。
这么长时间才能重新调入生力军,根本赶不上战场的变化,很容易打出类似台儿庄的败仗来。
这还是没计算铁路被游击队破坏,长江被重庆军游击队抛入【锚雷】和【漂雷】对航运的影响。
如果从南京等地抽出驻军赶往南昌,时间虽然短一些,却因为兵力主次投入,很容易打成添油战术,无法在短时间内扭转战局。
“依属下判断,第战区更像是重庆军主攻方向,毕竟第战区投入部队为西北军和川军部队,而第战区却已经出现中央军嫡系。”
“但重庆军第战区也仅仅投入中央军嫡系一个军而已。”
“属下判断,接下来的进攻作战,如第战区为主攻方向,则势必会出现众多的中央军嫡系部队。”
“哟西,那就再观察一两天,等他们意图暴露出来再说。”
虽然这以不变应万变的打法颇有些被动,但现在西尾寿造也的确没有办法,毕竟他手头就这么点兵,要覆盖住关内所有战场的作战,压根就是不够用的。
……
“苏联已经答应再给亿美元军事援助贷款,可以购买o个师的装备,如果这次反攻打得好,还能增加贷款。”
“他们这是驱虎逐狼,欺负我们没有办法。”
郑三子很气愤,然而这有什么办法?自从丢了武汉和信阳后,鬼子虽然兵力越不足,但在华夏“现代化”的各个要点上都插了一刀,堪称是“点穴”式打法。
国军丧失了大部分铁路和水路运输能力,快运兵作战能力断崖式下跌,后勤补给消耗则大幅提高;相反,鬼子依靠占领的铁路和长江,补给效率大增,相对国军的消耗小了不少,长此以往,正面战场的对峙对国军将越来越不利。
所以作战厅刘次长于年初提出的全国大反攻计划,郑三子当即就接受了:
“我军虽战力不如鬼子,但是兵力远胜于鬼子,故而应在全国范围内同时起进攻,让鬼子摸不清头脑,无法判断我军主攻方向,顾此失彼,从而为我军的主动进攻增添胜算。”
“以第一战区、第二战区个师,和第十战区胡宗南所部个师进攻晋西南这个三角区域,该区域为鬼子战线上一个巨大的突出部;鬼子只能以同蒲路一条铁路线对驻守于此的第o师团进行补给,而我军只需派第集团军(八路军)截断这条铁路线,鬼子便会陷入极度被动。
“况且我军同时从晋西,关中和晋南三个方向围攻鬼子,鬼子这个师团将陷入面被围攻的境地,防御正面极大,非常不利于鬼子;即便不能全歼这个师团,至少也能将鬼子第o师团驱离晋西南,拉平我军在山西的防线,减少兵力投入;而鬼子亦无法再以火炮威胁我潼关出关之陇海路火车,消除我陇海路行车之威胁。”
“以第战区约个师兵力,必要时从其他战区增援至o个师以上兵力,对平汉路南段信阳-武汉鬼子的个师团进行牵制性进攻,迫使鬼子不得不增兵武汉。”
“最终的杀招则是以第战区的个师进攻长江,在长江布设水雷,彻底截断长江,使得长江中游及九江鄱阳湖等地鬼子个以上的师团断绝补给,使这十几万鬼子缺粮少弹,以利于我军将其彻底围死并歼灭其一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届时华中地区的十几万鬼子要逃离,必然只能通过陆路撤退,若其从距离最近的安徽中北部陆路撤离,不光没有水路和铁路进行依托,更需要强行通过第战区控制的上百公里的游击区山区,届时极其容易为我军截击杀伤之。”
对于原本是桂系第一智囊,后转投国府的刘次长的计划,郑三子很是赞赏。
刘次长的方案说了这么多,关键点其实就是一个,先把鬼子的兵力吸引到晋西南和平汉路南段的“蛇头”和“蛇尾”,然后由第战区执行对长江航道这个“蛇腹”的致命一击,从而实现对鬼子的“一字长蛇阵”的破阵。
如果当真能将此方案执行成功,则鬼子部署于武汉的第军这个攻击集团即便不完全完蛋,也会被极大削弱;而只要国军能夺回武汉,则平汉线南段重新掌握回国府手中,对于维持第战区和第战区所需之消耗也会大大减少。
“考虑到苏援物资的抵达度,外加我国乃是农业国,冬季为农闲时分,更便于抽调民夫维持后勤,可以打更长的时间,因而建议此战放在冬天。”
虽然冈村宁次在月动的南昌会战多少有些出人预料,南昌的丢失让第战区向第战区增兵以更好的截断长江的作战构想有了很大的挑战,但是整体态势并没有出原计划太多的地方。
只是为了测试一下各个战区的反攻效果,故而仓促动“四月反攻”也不并非坏事,哪怕“四月反攻”最终失败,但是也可以为年底的反攻提前现问题,从而进行相应整改补强不是?
“‘四月反攻’固然仓促,但万一成了呢?”
喜欢抗战:我们的在前进请大家收藏:dududu抗战:我们的在前进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