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如化妆去绕着成都的周边几十数百里远,走上一圈,环成都踩一踩,看看周边是个什么状况,心里对成都周边的地形有个数了,在成都驻定后,也好考虑周边布防啊?
张献忠就把防务事宜交代给了中军守御大队的将领林寒山和张同生,带上景大山、吴刚、肖锋、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七人,带足银两,化妆成商人、伙计。
张献忠有一部长须,人又偏瘦,以前装扮富商,虽然没有露馅,但总觉得不像。
他化妆成伙计,就会更不像,就化妆成一个管账的师爷,形象还算比较接近一点儿。
就由景大山和吴刚化妆成富商老板,其余人化妆成伙计、保镖。
一行八人,骑上马,也不放马飞奔,不快不慢,悠然自得,“得得得得”,中速行进。
经洛带、洪安、清白江,朝彭县而去。
在彭县逗留了一天,又顺着山麓下面的平坝朝灌县走去。
到了灌县,因为除了张献忠不知道,另外七人都知道灌县的都江堰和李冰治水的故事,又还有青城山、二王庙,再加上又有时间,就在灌县逗留了整六天。
然后,顺着山麓南下,经街子,怀远,在大邑又逗留了两三天。
然后经新场,桑园,到了邛崃。
因为邛崃又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在邛崃又逗留了五六天。
出邛崃后,经过蒲江,又特意折到新津,再特意折到彭山,还凑巧碰到了左路军刚刚拿下了彭山,自然顺便问了问左路军的进展情况。
然后,经永兴、白沙,回到了军营驻地。
张献忠一行人不慌不忙地走了这一大圈儿,还在灌县和邛崃各玩了几天,回到军营后,竟然都还才农历六月上旬!
走了这么一大圈儿,张献忠对于成都西面和北面的大平原,以及平原尽头的高山,还看见了更远些的雪山,成都东面的小山丘陵,南面的低山台地地形,都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另外,觉得还算有点儿高的龙泉山,就成了成都的城东屏障。
而且,张献忠还发现了川西坝子里江河纵横,水系发达,还知道了岷江通向宜宾,沱江通向泸州,两条江都能乘船通到重庆去。
于是感觉得这个四川,特别是成都,莫说平坝子里了,就是丘陵、台地,庄稼、山林都非常茂盛,路也好走,江河这么多!
哪像咱陕北,一收割了庄稼,就很难看到一片绿色,一眼望去尽是黄土,水就更是金贵了!
唉,他奶奶的,四川真是肥美之地啊,难怪当年诸葛亮要力主刘备占据四川呢!
哈哈,四川,成都,你狗日的,终于是咱张献忠的了!
至于川中、川南和川东,都是很熟悉的了,这次再围着成都绕着走了一大圈儿,对四川,就算有了一个总体直观的印象了!
只是,在川西坝子里沿途看到的青翠的群山和更远更高的雪山,张献忠感到很神秘,那么青翠的大山,里面一定很好玩吧?
很好打猎吧?会有些什么猎物呢?
但是,搞定四川,毕竟还差最后一步路,现在还不是去山里看看玩玩的时候。
待建国的事情搞定后,一定要去大山里面好好看看,去打打猎,看看四川的大山里面,都有些什么野味儿!
围着成都这一圈走了回来,张献忠的心情十分舒畅。
接下来,张献忠就和景大山、吴刚、肖锋、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一道,开始商讨突袭成都的计划。
这一次,张献忠等人先计划了一下突袭队的人数。
现在是总共十八个大营,除第八大营是二十四个大队外,全都是二十个大队。
每个大队的大队将领二人,小队校尉四人,将校总共六人,有少数大队有了参将,但不多,暂且不计数,每个大营就有将校一百二十人。
十八个大营,就有二千一百六十人,外加第八大营多的二十四人,连同有的大队有了参将,将校就有二千一百九十人。
十八个大营,有五十四个大营将领,中军有八人,突袭队的总人数,就有二千二百五十二人——这可都是内功高手,近半数还是顶级高手呢!
成都城内军营里的这一个都司和另外三个卫所,总共有四万六千多人。
不管他行省也好,府衙也好,各种有武功力量的武馆镖行或商行会也好,相对于义军突袭队来说,都不在话下,或者说不够填牙缝的。
搞定成都的唯一障碍,就是这四万六千多人的大军营!
而且,根据详细打探,听说驻守成都的这些官军,相比其他地方的官军,基本上没有饿过饭,一月还能吃上两三回肉。
因朱明朝廷还在时,四川两任巡抚都是,一直按满编申领的军费,后来军队越来越少了,因而军费充足。
而四川地方上也比较宽裕,拖欠军饷的情况并不严重。
这些川军,没有反意,因而收降这些川军,就有难度。
而且,听说这些川军大都特别小聪明,打不过了会很快投降,日后有了机会,就极有可能捣鼓点儿什么幺蛾子出来。
所以,张献忠等人觉得,现在的军队完全够用了,不需要再收降这些将来可能不忠不纯的川军了,于是就决定全部歼灭!
在等候全军完成远包围的这些天里,张献忠等中军将领制定出了行动计划,并让文算师给各大营抄写好了详细命令。
中军这里,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