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看在眼里,心绪万千。
多么壮丽的大明山河,多么善良的大明百姓啊!
过了一会,他略显苍老的声音在车厢里响起。
“子荐,六月份资政局学习会,你写了一篇学习心得,被皇上圈出来,发表在通政司的《通政辑录》里”
《通政辑录》是大明版内参,半月一期,特殊情况还有加刊。
从五品以上官员才能看,不得外借。
看了后要按时按数量收回,存档司礼监架阁库
里面的内容有很多,有如王一鹗这样资政的学习心得,有尚书、巡抚的政事报告,也有通讯员和记者的调查报告。
河南大案的调查报告,先给到了通政司,然后被朱翊钧圈点,叫通政司刊登在《通政辑录》上。
还有两份级别更高的内参,一是司礼监编刊的《西苑检编》,只有资政大学士和资政学士们能看。
二是司礼监和通政司合编的《内外类钞》,从三品以上官员才能看。
一般一月一期。
王一鹗虽然不明白海瑞为何会提到他发表在《通政辑录》的学习心得,但他很耐心地静听着。
“子荐,你在学习心得里写到,此前大明是农业时代,生产力低下,很多人温饱都难以解决,对财富的分配必须采取强制手段,辅以教化,进而建立了一个威权社会。
社会,又是新名词,老夫还是喜欢用此前的叫法,世道。
特点是重典严刑,三常五纲静态社会,化繁为简。
这个观点,老夫也常听皇上说,只是没有你领悟得这么深刻。”
海瑞捋着胡须,眼睛依然炯炯有光,只是不知不觉间多了些落寞。
“子荐你在心得里说,而今大明在皇上带领下,进入工业时代,生产力突飞猛进,一般人的温饱问题有保障,因此分配财富的手段就必须改进。
不能再加以强制威权手段,因为这样会禁锢生产力,倒退回到农业时代于是发展出福利社会。
以前是以力强压,谁不遵守规矩就严惩谁。
现在是以利相诱,谁遵守规矩就能吃得好、穿得好、过得好。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治国理政,也需要用不同的思想和理念。”
海瑞看着王一鹗,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着欣喜的光,眼睛里刚才还有的落寞全无,现在全是赞赏。
“子荐,老夫老了,虽然还想再为大明社稷造福,为大明百姓谋利。
但如你所言,时代不同,社会也不同,老夫不仅身体老了,脑子也老了。”
王一鹗连忙插了一句,“但是海公天下为公、为民谋福的心,一直没变。”
海瑞哈哈大笑:“不忘初衷,坚守本心,这或许是老夫唯一能与你们这些年轻俊杰们同殿为臣的倚仗。
但是老了就是老了,要是刚愎自用,还抱着老黄历,不仅不能为民谋福,还会铸成大错。
子荐,到开封后,如何查那些混账子,严惩不贷,老夫自会料理,但是如何借着契机进行司法改革的试点,你为主,老夫给你打下手。”
王一鹗不由一愣,连忙推辞道:“海公,你是资政大学士,更是老前辈,子荐怎么敢逾越擅权?”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子荐,不要忸怩。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老夫能力有限,就不能倚老卖老,占着茅坑不拉屎,耽误大事。
子荐也以国事百姓为重,不要拘于小节。
老夫老了,大明的未来,还有大明百姓,全靠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