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眉头一皱,“有权不回答?这与有责任如实回答相冲了啊?”
王一鹗摇摇头:“海公,其实不相冲。
最初时晚生也在这一条上左思右想了许久。
规定被问讯人必须问答,如果他真的一无所知,你再如何问,他也不知道。但是某些警员会利用必须回答这一条,强迫他回答,不回答就是故意隐瞒。”
“嗯,这确实是过往衙役冤枉好人惯用手段。”
“是的海公。前面晚生说了罪不自证和疑罪从无准则,如果规定被问讯者必须回答问题,就会陷入到自证清白的陷阱里。
所以晚生就定义两条,被问讯者可以什么都不说,但是你愿意说,就一定要保证说实话。要是胡说八道,捏造谎编,耽误了案件侦破,就要追究其伪证以及阻碍公事的罪责。”
海瑞听明白了,点点头,“子荐继续。”
“海公,晚生在设想这个问讯程序时,左右权衡,觉得应该给被问讯者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防止警员自扩其执法权,进而权力滥用。
警员可以依法传唤被问讯者到警局接受问讯,被传唤者必须接受到场。但是问讯时必须有两位警员同时在场,问讯前必须向被问讯者申明其权利以及义务。
如可以不回答,但是一旦回答必须如实回答等问讯笔记里,必须有被问讯人被告知权力和义务的确认签字。
问讯必须在三个小时内结束,当然了,这个时间可以修改,比如六个小时,需要再协商。
然后被问讯者在接受三次传唤后,有权拒绝后续的问讯。此条是防止某些警员反复传唤被问讯者,以此胁迫
问讯程序大致如此设定。警局问讯、调查、采集证据,确定案犯后需要拘捕此人,则必须要向检法官申请拘捕令。
检法官在听取警局对案件的侦办汇报,研究相关证据,确认案犯有重大嫌疑,便批准拘捕令。”
海瑞点点头,他做过县令,当然知道知县最大的权力之一就是发牌票,衙役拿到牌票,才能“合法”地去办事。
催粮、追税、抓人等一干公事,皆可办理。
拿到牌票,就等于拿到了朝廷的令箭,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你要是反抗,就是藐视朝廷,目无王法!
这就成了衙役们敲诈勒索的最大依仗。
在此前国朝官制里,衙役是白身,也就是朝廷不发俸禄,自带干粮为官府当差。
最开始时还是苦差,一种徭役,需要轮流应差。
很快被人发现发财的窍门,于是争先恐后地抢着吃这份苦差,然后父传子,逐渐地成为世袭制。
徭役拿到牌票,说你有罪就有罪,说你欠粮五石你倾家荡产也得凑足五石,可以抓人封店,为所欲为,对百姓任意施加伤害。
百姓们,哪怕是富商地主,为了避免伤害,只能掏钱买“平安”。
所以衙役拿到牌票,办差做事是次要的,先把本钱赚回来,再狠狠捞一笔才是正事。
因为牌票如此重要,代表着朝廷和王法,肯定不会轻发。
一般的情况下,师爷代表知县,跟六房案首书办协商,发什么牌票,发多少牌票,什么牌票多少钱,都要商量好。
然后衙役们凑钱,找书办买官批的牌票,明码标价。
一般刑名牌票最便宜,十到二十两银子。
当然了,如果涉案当事人是有钱人,意味着油水丰厚,那么这份牌票就水涨船高。
主打一个以人为本。
催粮追税牌票四十到五十两银子
据海瑞所知,此前大明最贵的牌票是两淮巡盐衙门批出的牌票,价值一万两银子。
拿着那个牌票,衙役们可以去抓私盐贩子、敲诈小盐商,回报丰厚啊!
衙役们砸钱进去,必须有所回报。
三五倍只能算小赚,十倍八倍算是小富即安。
海瑞清楚县衙里这些腌臜勾当,所以理解王一鹗为什么要如此良苦用心,对警政部门的执法权,进行重重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