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大唐女讼师 > 第28章 暗流(第1页)

第28章 暗流(第1页)

当林氏夫妇知道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后,林母崩溃而绝望的大哭。

她瘫坐在地上,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双手不停地拍打着地面,嘴里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我的儿啊,你怎么就这么遭了这些畜生的毒手啊!娘对不起你,娘没能保护好你啊……”

林父还算冷静,只是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嘴唇不受控制地颤抖着,眼眶中蓄满了泪水,却强忍着没有让它们流下来。

柳嫣和秦瑶站在一旁,心中满是不忍。柳嫣蹲下身子,轻轻抱住林母,轻声安慰道:“林周氏,您节哀啊。我们一定会为林羽讨回公道的,那些伤害他的人一个都跑不掉。您要保重身体,才能看着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啊。”

秦瑶也在一旁说道:“是啊,我们已经掌握了不少证据,而且周惠意以及老乞丐也愿意出庭作证。我们会全力以赴,让林羽在九泉之下得以瞑目。”

林父强抑住满心悲恸,他看着柳嫣和秦瑶,声音低沉地说:“柳讼师,秦讼师,只要能为我儿讨回公道,哪怕赴汤蹈火,我们两口绝无二话。”

柳嫣点了点头,“我有一事相托。您二位在京都城中可有私交不错、平日里爱唠家常的妇人?烦请您二位寻她们帮忙,将林羽这件事情宣扬出去。务必在明日午时之前,让整个京都城都知晓此事。”

此前,柳嫣与秦瑶反复商议过,这春仁坊一案,表面上看是学子间的凶杀惨案,可往深里探究,背后盘根错节,牵扯到众多门阀世家。

稍有差池,莫说为林羽昭雪,就连她们自己,还有林氏夫妇,都极有可能被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惹来杀身之祸。

毕竟,哪个家族愿意自家子弟做出这般辱没门楣、令人不齿的行径被公之于众呢?

柳嫣深知自己手中资源有限,无力全方位保护好相关之人,当下之计,唯有快刀斩乱麻,直接越过常规流程,向大理寺的正和堂提起讼师之诉。

林父微微一怔,转瞬便领会了柳嫣的意图,他重重点头,应道:“好,此事包在我们身上。我和林羽他娘这就去办。”言罢,他搀扶起依旧沉浸在悲痛之中、身子还微微颤抖的林母,转身匆匆出门。

待林氏夫妇离去,秦瑶眉头轻皱,看向柳嫣,忧心忡忡道:“柳嫣,咱们这么做,真的妥当吗?把事情闹得这么大,那些门阀世家岂会善罢甘休?他们必定会想尽办法反扑的。”

柳嫣神色冷静,沉声道:“秦瑶,我们别无选择。唯有将此事闹得满城皆知,借助舆论的力量,给大理寺施压,才能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审理。那些门阀世家固然势力庞大,可一旦民意沸腾,他们也不得不有所忌惮。我们赌的,就是大理寺还存有公正之心,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肆意偏袒。”

所以舆论的力量是伟大的,林氏夫妇分头行动,与平日里相熟的几位妇人住处。强打精神,向她们一五一十地讲述了儿子林羽的悲惨遭遇。

妇人们听闻,皆是义愤填膺,纷纷表示定会将此事传遍大街小巷。一时间,消息如长了翅膀般,在京都城的各个角落飞速传开。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议论纷纷,对那些门阀子弟的恶行表示愤慨,要求严惩凶手的呼声愈发高涨。

朝廷对此事愈发关注,右相唐流红着老脸,战战兢兢地跪在昪皇面前,高声喊冤:“陛下息怒,老臣老眼昏花,举荐此等无能之辈,还请陛下恕罪。”

拄着拐的方义正暗自翻了个白眼,心道:还有比自己更老奸巨猾之人。

昪皇冷笑一声,“这里也没有旁人,你个老狐狸就别演了。说说吧,你们俩这是唱的哪一出。”

右相唐流听闻昪皇此言,脸上的惶恐之色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无奈的苦笑。

他缓缓从地上起身,整理了一下朝服,恭恭敬敬地说道:“陛下圣明,瞒不过您的慧眼。这事儿确实是老臣与方大人一同谋划,不过也是为了朝廷大局着想啊。”说着,他目光向方义正投去。

方义正拄着拐向前迈了一步,微微躬身,声音沉稳却带着几分沧桑:“陛下,春仁坊一案看似只是学子间的纷争,实则背后牵扯诸多势力,尤其是周家等门阀。这些门阀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已然威胁到陛下的统治根基。老臣与唐相商议,先暗中将此事搅乱,让各方势力露出马脚,再一举铲除,以绝后患。”

昪皇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哦?你们倒是有心了。可如今事情闹得满城风雨,若不能妥善解决,朕的朝堂怕是要陷入混乱。那几个世家,可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唐流连忙说道:“陛下放心,老臣已经暗中安排人手,密切关注那些门阀的动向。如今柳嫣和秦瑶两位讼师在民间四处收集证据,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契机。只要她们能找到确凿人证,我们便可借此机会,在朝堂上发难,让那些门阀无话可说。”

方义正接着补充道:“而且,我们已经知晓周惠意是关键证人,只要确保他的安全,让他在关键时刻出庭作证,定能将那些作恶的门阀子弟绳之以法。只是……”他微微皱眉,面露难色。

“只是什么?”昪皇追问道。

“只是做局容易,善终难呐。恐怕那两位讼师就此彻底得罪了周、宋等世家。依老臣所见又要闹出什么乱子。”方义正忧心忡忡地说道。

昪皇脸色一沉,“那就叫局势再乱些,直到这水浑浊不清为止!”

右相唐流微微颔首,心中暗自思忖陛下的深意。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门阀世家凭借着几代人的积累,在朝中安插亲信,把控诸多要职,已然成了朝廷的顽疾。

此次春仁坊一案,看似是偶然发生的学子命案,实则是打破门阀势力平衡的绝佳契机。

只要能让局势混乱到一定程度,各方势力为求自保或是争权夺利而露出破绽,朝廷便能顺势而为,逐一击破。

“陛下圣明,老臣明白了。”唐流恭敬说道,“那我们便暗中推动,让这潭水愈发浑浊。只是柳嫣和秦瑶两位讼师那边,是否需要再派人暗中助力?她们毕竟只是民间女子,面对周、宋等世家的反扑,恐怕难以招架。”

昪皇沉吟片刻,说道:“右相,你那‘不争气’的外孙还不准备入仕吗?朕现在可是正缺人手的时候。”

唐流微微一怔,随即明白陛下话中深意,忙恭敬答道:“陛下恕罪,这孩子自幼随性惯了,老臣总想着在民间多历练几年,让他收收性子。不过经陛下提点,老臣定当再费些心思,劝他早日入朝,为陛下分忧。”

唐流是何等机敏,陛下这是有意将外孙卷入这场皇权与门阀的博弈之中,既是荣宠,也是考验。

若外孙能在此案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日后在昪皇心中,必能站稳脚跟,为唐家增添助力;但若应对不当,怕是会惹来杀身之祸。

但皇命难违,唐流只得应下:“老臣明白,回去之后,即刻派人寻他,告知陛下之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