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什么话?”n
韩北歌不爽了,老夫一生修剑,好不容易看中了一个好苗子,奈何人家有师承……还没可惜完了,你在这挤兑一句‘我教不了?’n
搁这恶心谁呢?n
反了你了!n
这剑皇谷到底你是主,还是我是主?n
“师兄莫急。”n
蜀知青摆了摆手,以他二人的关系,倒不至于因这点小事当真生气,随意道:n
“这小子一看走的就是‘一剑破万法’的路数,出招不在多而在精,能以一剑破敌,就绝不出第二剑。”n
“然后?”韩北歌挑了挑眉。n
“那这不跟我‘天阳剑诀’的路数恰好契合了嘛。”蜀知青笑呵呵地说道。“要教也是我来教才是,师兄的路数不合适。”n
“一派胡言!”n
韩北歌大怒,想要拍桌怒喝,可惜附近没桌子,只能在半空中晃悠下手:n
“…谁说‘一剑破万法’是重剑专属?以剑入道,剑就是己,又怎能被身外之物影响?”n
对于剑修来说,用剑的种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剑修本身的战斗风格。n
比如许守靖的画舫烟浅,就属于长剑的一种,在形式上近似唐横剑与宋云纹剑,以斩击、刺击、横扫为主要的进攻手段,在保持拉扯的中距离作战下,表现十分出色,在防御方面比较均衡,属于可以用来格挡,但比较考验持剑人的卸力技巧。n
而蜀知青与姬向剑所修的重剑,属于双手剑的一种,剑身厚重,速度较慢,灵活性差,但是沉重宽厚的剑身可以直接拿来当盾牌用,格挡性能远超寻常器械,善于以力压人,在曾经凡俗王朝的战争中,专破盾牌和铠甲,破坏力十分惊人。n
如果单从武器本身的性能和作用倾向来看,‘一剑破万法’的路子无疑更适合重剑,蜀知青所言并不假。n
但,这是‘许少主仙途泡妞记’,不是‘许少侠江湖异闻录’。n
既非王朝的凡间武学那般注重一招一式之间的衔接,也并非国战争雄之中那样讲究的大开大合,横扫千军如卷席。n
武器所能够影响的只有一部分,更多的还是看修士本身之道。n
即便是没什么斩击能力、大多数时候只能用做缠斗的吴钩软剑,在剑修的手里,也能琢磨出一套,可以与重型武器正面对碰的战法。n
比起用怎样的武器,修士更应该钻研的,是如何温养一把独属于自己的本命仙武。n
以己之道,破尽万法。n
这才是以武入道。n
蜀知青开玩笑的话,落在韩北歌的耳中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典型的刻板印象!n
韩北歌正欲多言,站在旁边的蜀知青笑呵呵地摆了摆手,肆无忌惮地道:n
“随口说说罢了,师兄急什么,又不是真的轮到你我去教他。”n
“……”韩北歌。n
确实。n
即便没听说过‘玄青街’的事情,光是看许守靖所佩仙武和功法,也能看出其出身必然不凡,至少肯定不是散修。n
就是不知道那‘龙玉门’到底是个什么宗门,居然把弟子教的这么……恃才傲物,约战九洲各路英杰暂且不论,光是他在擂台上那股子骄傲的劲儿,就能看得出有多不可一世。n
“唉。”念及此处,韩北歌不禁轻声叹息,眼神似若惋惜地道:“也不知他师长怎么想的,虽说修行本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他却丝毫不懂过刚易折的道理,九洲英杰何其多也,就算想要一条路走到黑,也没那么简单。”n
蜀知青收敛起笑容,稍作沉吟片刻,给出了反对意见:n
“师兄,所谓一剑破万法本就是极端之道,若是面对强势之人就轻易退让,又怎能让技艺精进?”n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太过一条筋,不见得是好事。”n
“师兄有些迂腐了,剑修本就需要锋芒毕露。”蜀知青以理据争。n
“不知变通,终受其害。”韩北歌这会儿也懒得跟蜀知青‘论道’。n
他觉得蜀知青刚才说的挺对的,这又不是自己的弟子,操那么多心也没用。n
只不过见到天赋出众的小辈,在其眼看要走错路的时候,会忍不住想要劝诫,这也是他们这些老家伙的共性。n
韩北歌瞥了蜀知青一眼,幽幽地叹道:n
“他把自己逼到如此悬崖边缘,哪怕只是因为大意输上那么一场,都难免会道心动摇,滋生心魔啊……”n
这话说的有理,有时候把自己逼迫的太死,确实会断掉自己所有的退路。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