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国蘑菇种植成功之后,撕裂了笼罩着中国头上的蘑菇威胁,蘑菇产生的不是云团,是所有希望华国能重新站起来的人握紧的拳头和志气。
欢呼雀跃的人群挤满了大街,从城市到农村,从工厂到公社,在中华所有电波和报纸能够传播到的地方,你都能听到欢呼和庆祝声音。
也可能是许大茂做了好事情,就在这一年老天似乎格外眷顾许大茂和娄小娥这对夫妻,随着婴儿的育,经过后续多次更加细致入微的检查后,有了更令人惊喜的消息——娄小娥竟然怀上了双胞胎!
喜悦之余许大茂很快意识到,生产对于娄小娥来说就是一项艰难的挑战,更何况这次还是多胞胎,其难度可想而知,当年的医疗设施和医疗条件远没有现在这般达,女人生一个都是一次大的灾难,更不要说一胎两个了。
面对如此状况,许大茂做了他能做的一切,也展现了他前所未有的细心,基本抛过手头上的一切不重要工作去照顾妻子的衣食起居,操持起家中大小事务,甚至连平日里偷懒睡觉都暂且搁置一边。
自从娄小娥怀孕之后,胃口变大也变刁了,许大茂时常从自己空间里,拿出各式各样美味可口的食物来犒劳安慰娄小娥。
这些美食多是许大茂在空间里制作的精致糕点,还有空间中新鲜的水果还有一次滋补的炖汤肉食,每一样都是许大茂用心挑选准备的,出去转一圈进门的时候提回来。
而娄小娥看见丈夫带回来的这各种市面上没有的东西,她也是知道轻重的人,从来不会多问一句,也不会多说什么,面对这些美味食物只会把脸吃成仓鼠。
她深知这次怀孕和生产对她是个大难关,毕竟怀的可是双胞胎,这其中的困难不能简简单单按倍数计算。丈夫许大茂对她的爱护让她很感动,自从怀孕之后丈夫许大茂更是为此付出了诸多心血,那份关怀备至、体贴入微让她感动不已。
女人有了孩子以后的想法就会有很大变化,尽千丝万缕的感激之情急于倾诉,但一想到腹中那两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小生命,她还是将所有的话语都深埋心底。爱他,给他生两个孩子折磨他,不得不说娄小娥现在的思想就挺现代的!
为了确保胎儿能够平平安安,娄小娥减少了不必要的危险行动,还要控制体重,加强锻炼,防止胎儿过大。
随着孕期的推进,胎儿在肚子里一天天变大,她的身体也开始变得越来越笨重,无论是睡觉翻身还是日常的一举一动,都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松自如。尤其是到了临近预产期的时候,那种行动不便愈强烈起来。
就在距离预产期还有五六天的时候,许大茂当机立断,果断安排妻子提前住进了医院待产。
对于即将诞生的这一对双胞胎来说,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可怕后果,所以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行。也就这样,娄小娥在许大茂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之下,来到了分娩的时刻。
送入产房里的时候,娄小娥和许大茂都是紧张的,当时医院产房声音外面是能听见的,娄父和娄母也过来陪着小女儿!产房里面声嘶力竭的声音外面是可以听清楚的。
产房外的许大茂坐立不安,仿佛时间已经凝固;产房中传出的每一声呻吟都如同重锤般敲击在他的心头。好在一切都还顺遂,经过漫长且艰辛的努力,娄小娥顺利产下了两个可爱的男婴!一家人也放下心来。
从产房出来许大茂静静地陪坐在病床边,目光落在妻子虚弱的脸庞上,病床上,刚刚诞生不久的小家伙安静地躺在母亲身旁,那小小的身躯用小被子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张皱巴巴、红彤彤的小脸,稀疏的头贴在头皮上,身上都没有擦干净,看上去有些滑稽,但却让人感到无比可爱。
许大茂和妻子都是初为人父,初为人母,在此时此刻目光里所剩下的都是孩子。夫妻俩就这样静静地凝视着自己的孩子,病房里弥漫着温馨与甜蜜的氛围,时间似乎都在这一刻静止了,只为让这份喜悦永远定格。
许大茂等待着妻子在医院里慢慢调整身体状态,中午他会出去带来媳妇喜欢吃的各种东西,顺便把孩子折腾的脏衣服尿布拿回家洗掉,孩子的哭闹是不分场合的,不分时间的。尤其是双胞胎,一个人哭的时候,另一个人也会跟着哼哼,身边基本上离不开人,娄小娥一个人也根本照顾不过来。
医生告知他妻子已经恢复得差不多,可以办理出院手续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收到这个消息后,许大茂赶忙开始着手准备将妻子接回家中坐月子。
在那个年代,科技尚未如今日这般达,生活条件也颇为有限,与现今便捷舒适、种类繁多的交通工具相比,简直没有可比性。
当时人们往往只能依靠一些传统而简陋的工具来满足日常需求,其中就有一种被称为“架子车”的运输工具,它在许多重要时刻都挥着关键作用,除了运输货物之外,还会担任各种用途,比如运送产妇和新生婴儿回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大茂找了北平城特有的板爷,车是新车,人是老人,这板爷把他的车子打理的特别干净,许大茂带着板爷回家从柜子里拿出准备好的崭新厚棉被,小心翼翼的摊开铺在那辆架子车之上,又拿出一床被子放在车子里面。
和板爷一起到了医院,先小心翼翼的用被子把媳妇包裹起来,从病床上抱到架子车上安置好,再把两个小婴儿用一样的手法小心抱到娄小娥的一边放好,用厚棉被把娘儿仨包裹起来,不让一丝风进入棉被里。
调整好三个人的位置,确保母子仨能够舒舒服服地躺着。给板爷加了钱,车子在板爷的手上平稳前进,尽量避免道路的颠簸带给三个人不适。
经过一段不算太长但感觉格外漫长的路程,终于到家了。许大茂和板爷直接把车子抬进了家门,小心翼翼的把妻子和孩子抱进家才算完成了整个转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