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算意外事故,中间有大量人为因素影响,经常被拿来作为案例宣传。
尤其是两死一残这么严重的后果。
翻过两个专门整理事故的公众号后,高阳顺利找到标题为《巨额遗产何去何从!一家三口遭遇车祸,最终受益人竟是。。。。。。》的文章。
毕竟是营销号,内容写得极为夸张,具体描述“明某”的创业历程,前半段说这一家三口遇到过多少波折攒下多少钱,后半段分析遗产是怎么落进残疾女儿口袋的。
中间掺杂一大堆阴谋论,调侃这个猜忌那个,还夹杂几张当事人照片。
结果翻到最底下,写的是个卖车广告。
“我就知道不该相信这些无良媒体!”
为了制造热点编写的东西,文章内容大半都是编纂臆想,能确定的就两件事。
一是明慧父母确实在一年前死于车祸,案件细节和明慧闲聊提过的内容相差无几。
二是明慧在车祸后大受打击,极为抗拒别人亲近,提到遗产就会攻击“记者”,态度极其恶劣。
视频高阳也看了,自媒体镜头下的明慧狼狈又疯狂,和他认识的那个明慧判若两人。
他更愿意相信这都是假的。
但这文章底下就有条评论,一个头像是豪车的人回复:可惜!有命要没命花!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死路一条!
高阳点进这人的主页,毫不犹豫私信他。
“你好,你是湖天公寓的住户吗?”
那边很快回复:“你是谁?”
手指在屏幕上悬空几秒,回想起早些时候遇到的情况,高阳随便编造了一个理由,试探地开始套话。
“我是明慧以前的同学,从初中情窦初开就喜欢她,可惜后来转学了,一直没联系。前段时间我转学回滨江,发现联系不上她了,只能在网上搜附近的消息,看到了你的评论,才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你。不好意思啊哥,打扰你了。”
这么一大段话发过去,对面好几次显示正在输入,欲言又止几分钟,最后只发来一个“哎!”。
又等一会儿,他才说他了解的也不多,让高阳节哀,并发来几个新闻链接。
高阳嘲讽地扯扯嘴角,有几分理解了“谎言比真相更管用”这句话。
豪车老哥发来的新闻也是围绕明家人展开,中间还提到明慧本家已经没什么亲戚,她自己也很排斥外人。
洋洋洒洒一段感慨,最后全变成一句唏嘘,说可惜了这么年轻的漂亮女孩郁郁而终。
提到死因的内容很简单粗暴,几条新闻全说她身在福中不知福,受不住打击耐不住寂寞,想不开,跳了楼。
而且是从自家窗台翻出,故意头朝下,直直撞下去的。
短短两天,高阳的生命里多出一个鲜艳热烈的形象,又被迫接受一个完全割裂的形象。
忽然涌入的信息太多,让人分不清楚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他大脑一片空白,不知所措地看着手机。
“有个人一定知道事情的真相。”
高阳收起手机,立刻出门骑车,朝着冥河酒店出发。
小说《黄泉路13号》第20章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