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姎父母可是棉纺厂的双职工,莫名失踪她家里肯定会报警,到时候知青所的人会被公安一个一个叫去询问,她要是一个紧张露馅了怎么办?
不行不行!这绝对不行!
“晚晴,你摇头干什么?”杨青青见她坐在床沿拼命在摇头,关心地问,“是不是头疼啊?我也不舒服,这几天太累了,什么时候下雨啊?连着晴半个月了。”
赵晚晴也在盼下雨。
自从下乡以来,除了中秋、国庆和过年,只有下雨天可以不上工。
她真的好累好累,自绑定超级农场系统以来,还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
要是天天下雨就好了……也不行!天天下雨,大家都窝在宿舍,她也没机会进农场空间。
“谢姎又捡了一窝野鸡蛋回来,你说这人走了什么狗屎运啊?才来多久,就捡到两次野鸡蛋了!我来这儿大半年了,都没捡到过。”
杨青青扒着窗户,看谢姎在清洗采来的野菜和菌子,脚边新编的藤篮里,躺着六七个野鸡蛋,羡慕嫉妒都不足以表达她此刻的心情。
赵晚晴也站起来走到窗前,见谢姎一刻不停地忙碌着,神色羡慕又复杂:“她怎么有使不完的力气啊。”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呗!”杨青青不屑地撇撇嘴,“我敢打赌,她读书时成绩肯定不咋地。”
服用体能药剂后,五感敏锐度赶得上超人的谢姎:“……”
学渣碍着你们了?
她不动声色地听赵晚晴和杨青青商量着请假的计划,一边继续忙着手里的活。
不过春耕还在进行,大队长不会批任何一个人的假,所以赵晚晴也老老实实在上工,谢姎就没有过多关注她。
她每天收工后借着砍柴依旧会去后山溜达一圈。
《采集图鉴》不仅帮她采集了各种野菜和菌子,还帮她找到好几株比较隐蔽的野山参,都被她私底下炮制并藏起来了。
其中一支上了年份,被《采集图鉴》评估为“百年老山参”,其余都是一二十年份的。
百年老参她打算自己收藏,浅年份的回头寄两株给姑姑泡药酒,余下的打算找机会卖了,买辆自行车。
月湾大队什么都好,就是离县城太远、交通属实不太方便。
……
一晃半个月,繁忙的春耕在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中终于告一段落了。
下雨天干不了什么农活,社员们在家还能编点藤筐、藤篮在赶集日时拿去换油盐酱醋;知青们没事干,就想着去哪里玩。
可乡下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去县城的吧太远,最后,大家一致决定上公社逛逛。
“我们人多,可以找大队租牛车。靠走着去,能把腿走断!”
“牛车就是臭了点。”
“有牛车坐你就知足吧!”
“也是……哎,我想去供销社买点东西。”
“公社那边有国营饭店吗?我想念国营饭店的白面条、肉包子了!”
“你还有粮票?”
“……没了!你们谁借我几张?”
“我自己都不够!”
“不知道家里给我寄信寄包裹没有……”
“对哦!过完年到现在,还没去邮局看过。”
大家七嘴八舌地计划着要去公社哪些地方。
谢姎自然也打算去。
一来要盯着赵晚晴,二来想给姑姑家邮个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