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没有,咱们县东郊在建一所技术学校,优先招收本县没考上普高的初中毕业生。”
“技术学校?那不跟职高一样,学费比普高贵得多,却学不到什么东西。”
“这个技术学校学费比普高还便宜,开设的技术课我看挺实用的,有那什么种茶制茶、种植养殖、机械维修、服装设计、中西制药、中西厨艺……听说还引进了韩国那边老流行的牙齿造模技术……我邻居家小孩明年中考,邻居托人四处在打听,要是明年技术学校招生,她儿子考不上普高就直接去学牙齿造模算了,毕业后找家牙科医院混口饭吃不也挺好的?”
“好是好,可这种私立的职高学费肯定很贵吧?啊?比普高还便宜?真的假的?那我也去打听打听,我儿子的成绩也不咋好,初中毕业干脆去学门技术算了。”
“可不是么,有个技术傍身,总比啥也不会的好。”
“哎等等,我也去!”
“你不是刚怀上吗?你姐家的孩子也才刚上幼儿园,打听这些太早了吧……”
“嘿嘿,我为我肚子里的孩子早点考虑不行吗?”
“……”
饶是谢姎自己都没想到,在小陵县启动的这些项目里,竟然是技术学校最先有反响。
不仅本县的中考生家长,就是外地许多家有初中生的家长,也纷纷来电咨询,问学校什么时候开始招生?报名有什么要求?非本县户籍的初中毕业生出借读费可以来读吗?
这让她哭笑不得。
就是小陵县教育局的领导们都抽嘴角表示不解了。
你说你们这些地区,哪个不比我们小陵县富?辖区内的普高、职高哪个不比我们小陵县多?考不上高中,想学个技术还愁找不到合适的学校?这也要来凑热闹?
不过,这事儿给小陵县教育局一个很大的启发:原来生源还能这样抓?
可惜本地像谢女士这样有钱又大方、动辄捐款捐物的热心市民实属凤毛麟角,否则辖区内的普高都去学一学谢女士的技术学校,何愁留不住优质生源啊!
想想流失严重的生源情况,小陵县教育局的领导就愁得头秃。
谢姎一听,表示能用钱解决的那都不叫事!
手一挥,给本县几所高中各捐了五百万、一批最新款的电脑设备、实验器材,完了还从她那座拥有亿万藏书量的图书城运来一货机国内不容易买到的书籍,给每个高中分了分。
这下,隔壁地级市的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都眼红了。
校领导来到小陵县,参观了这几所高中,当然了,重点是谢姎捐的这批藏书,羡慕嫉妒之余恨不得把它们打包拉去大学图书馆。
县领导被大学校长磨得没办法,就厚着脸皮带他们来找谢姎了。
谢姎这会儿正在县医院,她最近又给医院捐了一批顶尖医疗器材,这不正被赵院长热情地留在办公室里喝茶呢。
听闻大学校长想请她代为采买一批原版书籍,谢姎想了想说:
“这样吧,我再给县里捐笔钱,把咱县的图书馆扩一扩,我把我名下那座图书城的藏书,分一部分过来,在这里开个分馆好了。”
“!!!”
“您名下有座图书城?位于哪里?方便我们前去参观吗?”
“可以是可以。”谢姎微微笑道,“但是在国外,目前藏书量排名世界第一的环球图书城听说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