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四合院:我的格局你们不懂 > 第85章(第2页)

第85章(第2页)

“在得知你们岗岗营子的诉求后,我和上级进行了深入交流。对于知青支援农村建设这事,我们是必须给予全力支持的。”

“经过几轮讨论,并和有关部门沟通,总算不负众望,争取到了一些你们能用得上的物资。”

“虽说数量不算很多,不过只要这批物资能够派上用场,今后还可以再次向上级申请更多帮助。”

听到这里,李安然自然表现得非常感激。

“吴主任及各位领导的支持让我们深感荣幸!我代表岗岗营子向镇以及革委会表示衷心感谢。”

当然,李安然很清楚光说感谢的话不够,否则这次人家或许不说什么,下次想要得到类似的帮助?恐怕就不容易了!

人家明明说了,“挥实际作用”可不是指简单地翻新几间老旧房屋那么简单!

“吴主任,这次对危旧房屋的修缮工作我认为很有推广价值,不仅可以在其他乡镇借鉴,还能推至县级乃至市级范围。”

“为此,我想把它整理成一份报告,并提交给相应报社。”

“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博眼球,而是希望提高警惕,防范未来可能生的隐患和损失。”

“相信这类有深度并富有正能量的报道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同时,在稿件完成后定将送呈吴主任和其他领导审阅。”

“若能迅推进并取得成效,则更有助于引起各界关注。”

“吴主任,请问是否方便,尽快安排物资到位,以便尽早展开工作?”

对于吴主任追求政绩的行为,李安然并未反感。在这个年代,只凭理想和信念办事虽令人钦佩,但成效如何则另当别论。反而像这样的利益互换方式更显实用且高效,彼此各取所需,合作关系更长久。

刚刚这段话说得很委婉,其实目的很简单:理解您的想法,请尽快行事!

吴主任心领神会,不再摆官架子,陪同李安然前往镇物资局仓库。

说到底,这批物资的确不多,其中仅有煤炭一吨,黏土和页岩各五吨。

这个数目听起来似乎已经不算少了,但实际上却并不多。然而,到了仓库之后,李安然很快就现实际库存比吴主任报的数量多了许多,顿时明白了对方的意图:

看看这些物资,想得到它们吗?看你的表现了!

查看完物资后,李安然并未多说什么,吴主任也没说什么,只是约定第二天一早派车把这些物资送到岗岗营子。对此,李安然并无异议,他知道那种只想占便宜而不愿付出的合作难以长久,真正能够持久的,是那种彼此有利的合作关系。起码,在利益未消失或减弱之前,这种合作能保持相当稳定。

那天晚上,依旧是在招待所餐厅,这一次不止周向红一人在场,而是坐满了一桌子人。桌子上的都是镇上的领导,不论是身份还是年龄,李安然都是最小的那个。

这群人中有的人看起来很好说话,丝毫没有架子,但也有些人摆足了姿态,言谈中明显没有太把李安然当回事。如果换成一般的年轻人,即便不当场翻脸也会心中不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李安然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该说则说,该笑则笑,该敬酒便敬酒,该捧场便捧场,丝毫看不出有任何不快。甚至给人感觉比起一些官场上的人还要更圆滑。

正是这样的表现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一个莽撞的年轻人还好应付,但一个既老练又有背景、同时还能言善辩的人物,则不太好对付。

吃完晚饭后,李安然又舒舒服服洗了个澡,认为有些权利就该适时使用,反正不用自己出钱。

那晚,李安然没有在游戏世界折腾,而是在现实中彻底放松一下。与刚刚捉来的两位扶桑美貌长腿少女(此处隐去了原句中的不当内容),讨论了生命的意义。

第二天一早,李安然并没有在招待所吃早餐,而是前往镇上品尝了一些当地特色小吃,并在小镇中漫步散心,直至上班时间才回到大院。

吴主任不出所料地亲自安排了卡车运送总共十一吨物资到岗岗营子,并且亲自驾车陪同李安然返回。

对这一举动,李安然并不惊讶。考虑到物资的数量并非小事,镇不可能完全忽视。李安然十分明白吴主任们期望的是什么,因此,在返回岗岗营子之后,他直接将接待工作交给老支书,借编写文件的名义躲进了林场进行闭关。吴主任对他的表现相当满意,并跟随老支书考察了岗岗营子内部分住房困难的情况,这些都在先前与李安然商量的内容中得到了体现。

事实上,这份文件的实际撰写时间加起来也不过半小时左右。但李安然仍然写得意气风。

李安然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的文章,就像先前的感谢信那样。从大局着手,深入细节,既从知青的角度也从岗岗营子乡亲们的视角,对各项事情做出了透彻剖析与描述。

这篇文章没有直接提及任何一个干部的名字,但读了文章的人都明白功劳应该归于谁。

写完了这篇文章后,李安然去了后院。那里堆放着他前几天接收的一批煤炭、粘土及页岩。“安然哥,我们马上就要烧砖了吧?”英子兴奋不已。“是要的,不过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做出砖模型。”李安然点头道,“你需要帮助,包括迷糊一起加入这个工作——这是劳力活但也是一种训练。先订一个小目标:制作万块砖!”

“那就一万块,绝对没问题!”小小的手挥起拳头的样子非常振奋精神,显得很积极,十分可爱。

虽然李安然以前主要看过的造砖过程多是机械或半自动的制砖工艺,但他也曾经观察过手工艺人制砖的过程——这不困难,只需要准备一个模子就好了。他准备了一大两个小共个模子,大的一排块直的放,一共块,每个模子即为一块标准砖大小,而两个较小的模子每具则容纳一块砖。

花费了点时间为砖模型做好混泥后,李安然开始了砖模的现场制作。将一整个砖泥用力摔打进入模子内,运用力度来确保没有气泡残留在泥模中。两只手分别沿着模边左右轻拂几下,去除剩余的泥巴并使砖泥的表面平滑,然后轻轻地把大型模具提起,这样就有九个砖模成品落了下来。

很快,英子与迷糊也学到了这套做砖的方式,并且效仿了他的步骤。起初,这两个小孩无法准确地掌握力度和一些技巧,制作出的模型或形不对,或平整度差,但是在李安然的耐心指导后,不止是英子很快就找到了感觉干的像有多年的经验,而就是一贯迷糊的小迷糊,也做得挺不错。

李安然看着这两个小家伙如此认真的制作砖模子忽然意识到什么——&;这样是不是等同使用了童工?”

吴主任完成了一圈检查屯里危旧房和一些贫困住家的事务,再回来的时候最想看到的手稿并没有见到,但是他惊讶于那铺满了院子的地上的数不尽的砖泥胚!

&;这是怎样的一种高效率?&;吴主任吃惊得无语,甚至老村长也是同样的感受。

他原本预期做砖坯料还要花点时日逐步推进,结果没想到这么一会功夫就能完成至少

喜欢四合院:我的格局你们不懂请大家收藏:dududu四合院:我的格局你们不懂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