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三十二年五月,南方急报,镇南王勾结南林国,正式反叛朝廷。
并以极快度,占领桂州全境。
皇帝得知后大怒,派大将军柳镇岳南下平叛。
下朝后也不忘思考镇南王的事情,担心会不会对以后的局势造成不利影响。
“自从藩王异动以来,勋贵们就一直在盯着他们,想要以此赚功勋。”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十八年,才等来藩王造反!”
“镇南王只是第一个,明显是专门用来试探朕的反应,以及勋贵们的实力。”
“如果不能尽快解决镇南王,其他藩王绝对会有所行动。”
“不过这也给了朕一个机会,可以趁机铲除有实力的藩王。”
“就是不知道闹到最后,会对整体局势造成多大影响。”
“希望不要太糟糕,不然就难办了!”
皇帝杜乾的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却也无可奈何。
毕竟藩王们不可能束手就擒,想要解决总需要付出一些代价。
……
楚王杜逸练武多年,一直没有机会好好证明自己。
如今镇南王叛乱,不好好表现一下,怎么对得起这些年的努力。
“正好我也厌倦了朝堂纷争,实在玩不来阴谋诡计。”
“与其在不擅长的领域浪费时间,还不如去自己擅长的领域奋斗。”
“等我在军中站稳脚跟,我看还有谁是我的对手。”
楚王下定决心后,却没有马上行动。
而是找来自己的追随者,把自己的打算告知。
他的追随者武者多于文士,因此很赞同楚王决定。
文士们也觉得这是个机会,总比在朝堂上束手束脚好,于是也没反对。
楚王获得手下全力支持,自然不会浪费时间。
于是马上行动起来,直接入宫面圣,请求跟随南下。
皇帝早就看不惯儿子们明争暗斗,觉得楚王离开也好,就准许他南下。
至于会不会有生命危险,有大将军柳镇岳在,想来无需担心。
毕竟他好歹也是楚王外公,可比皇帝更心疼楚王安危。
……
随着楚王离朝,并带走大部分追随者,三王党势力下降。
“该死的楚王,竟敢背着我们做这种事情。”
“也不提前说一声,让我们有个心理准备!”
“如今没有他帮我们牵制太子他们,接下来的日子不好过了!”
心中不爽的赵王与齐王,此时连二哥也不叫了,可见有多气愤。
结果也如他们所料,太子党对此相当高兴,马上行动起来。
毕竟这种机会实在难得,不全力打压三王党,实在对不起这段时间的憋屈。
于是失去楚王协助的三王党,在太子党的打压下,一时间损失不少。
“真是痛快,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
“之后只要再接再厉,大哥的地位就更稳了!”
面对秦王的兴奋,太子脸色平静,显然没有那么乐观。
“小弟,一时的得失不算什么,不到最后一刻,就不能下定论!”
“只要老四他们还没放弃,就随时有可能翻身。”
“因此我们不能大意,接下来还需一鼓作气,不能让他们有任何翻身可能。”
秦王觉得太子说得对,马上收起脸上的兴奋表情。
然后开始和太子商量,怎样才能把三王党连根拔起。
……
“可恶,太子和秦王简直欺人太甚,这件事不能就这样算了!”
“我们必须得想个办法,不然迟早会被赶尽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