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穿成白莲花闺蜜的对照组以后 > 第167章 生意(第1页)

第167章 生意(第1页)

改革开放之初,广省率先打响了价格改革的第一枪,打破所有商品皆是政府统一定价的局面。

因而,价格改革引了一连串连锁反应。

由价格改革带动了流通领域改革,流通领域改革激活了市场活力,民营经济快成长,个体工商户数量呈爆式增长,诞生了第一批万元户和个体户一条街——高街。

这时候,在原产地并不值钱的物品,一经转手倒卖,便可获利颇丰。

苏航跃跃欲试,决意要闯出一番天地。

在多番考量下,而他们选择了黑白电视!

由于产量有限,黑白电视机的数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常常断货。

每逢电视机来货了,人们便会争相排队抢购,红极一时。

尤其是彩电,更是稀罕物,是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渠道或者过硬的关系才能获得。

也正因如此,电视机成为了一个家庭财富的象征。

在凭票供应的年代,由单位分配电视机票,票上印有型号、供应单位、供应日期等信息,唯有凭票方可购买电视机。

且电视机票的数量极为稀少,可谓是一票难求。

为了一张提货的“票”,有些人甚至不惜付出数月薪资。

否则即便手中有钱,他们也不具备购买电视机的资格,这更使得电视机成为一种稀缺物,很多人可望而不及。

倘若哪户人家有电视,邻里街坊均会羡慕不已,而主人家也极为珍视,在电视关上的时候,还会用一块干净的布巾将其遮盖起来,以防沾染灰尘。

鉴于上述种种,京市市场必定大。

但问题在于货源怎么来?

行走在高街的路上,顾深看似漫无目的地闲逛着,实则在观察街道两旁的店铺,有售卖衣服的服装店,也有各种实用的日用杂品,诸如锅碗瓢盆、洗漱用品,应有尽有。

至于电子工业品,倒是没见着,应是仍掌控在国营大厂手中。

他们从街头行至街尾,又从街尾逛到街头。

两圈过后,苏航心生疑惑了,“你不是说来探寻货源的吗?”只看看有什么用?得找人交谈呀。

顾深停下脚步,“你有没有现什么?”

“现……广省店铺真多?你别转移话题,我们得先去打听一下。”俗话说‘路在鼻子下面’,这货源亦是如此,得多问才行。

顾深扫过街道两旁的店铺,视线停在了一家日用百货店上,又问,“哥,你说呢?”

沈诚指着不远处一家门面,“那家店看上去是卖日用百货的,但是里屋摆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而门口摆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可以去看看。”

尽管他对做生意并无太大兴趣,但他又不是跟钱过不去,来都来了,而且他还计划在京市置办一处院子呢。

一行人走进了日用百货店,他们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认真挑选起日用品来,时而询问一番价格。

问着问着,苏航兴致渐浓,“老板,您家日用品可以批吗?批价能便宜多少?”

“当然可以,批价可打九折。”张民祥精神一振,要知道,只靠零售是赚不到几个钱的,主要还是走批以及一些工业品,如自行车、收音机、电视、电冰箱等,只是这些无法在明面上出售。

苏航对这个折扣不太满意,“才九折?”又辩了几句,力争更优惠的价格,几番讨价还价之后,张民祥略作让步,表示批的量多,可以给到八折的优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