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支持下,年月日,华国陆军交辎学校在南京成立。
徐庭瑶被任命为这所学校的教育长兼任代理校长,由此成为所谓的“国军装甲兵之父”。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胃口很大,想法也很前,一开始是想成立可以独立作战的装甲师,但显然当时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美国军队在年也只装备了oo辆坦克,国民政府没什么钱,有钱恐怕也没地方买个装甲师。
坦克需要大量的配属车辆、汽油,机油、轮胎各种物资,一旦开始作战,每天的物资消耗量就更惊人。
就光是汽油这一项,国民政府就完全依赖进口,装甲师级别是消耗根本无法提供。
在徐庭瑶和何敬之的建议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放弃了组建装甲师的打算,就让国军先成立了一个小规模的装甲团。
这个装甲团下辖三个坦克连。两个连分别装备辆英国维克斯坦克,另一个连装备o辆德国型坦克和辆意大利菲亚特型轻型坦克。
国军全部装甲力量,总共也就辆坦克,还是分别从个国家购买的,性能水平一般。
另外,装甲团还下辖个搜索营,个连装备辆德制装甲车以外,另外个连只有两轮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战力有限。
国军倾全国之力打造的装甲团,只拥有轻型坦克辆,装甲车辆,装甲力量非常薄弱。
显然,这个所谓的装甲团主要是作为人员技术储备研究用的。
由于国军作战前线吃紧,这个装甲团还是参加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
在战斗中,国军坦克部队非常英勇,官兵无视生死,可歌可泣,即使坦克履带被打断,坦克兵仍不愿意离开,将坦克当做固定炮台继续射击。
很多国军坦克手与坦克共存亡,坦克连连长都牺牲殉国了。
无奈坦克数量太少,又没有控制权,加上步坦协同战术不成熟,国军坦克经常被日军飞机、反坦克炮摧毁。
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国军装甲团坦克被日军摧毁一部分,一部分在撤退时沉入长江,剩余的装甲力量已所剩无几。
年,国民政府正式成立陆军机械化学校,武汉会战之前,德国宣布和华国断交,拒绝履行国民政府o辆坦克的订单,国军只能分别从苏联、意大利购买坦克。
从意大利购买了辆菲亚特轻型坦克,这种坦克性能很差,属于没人要的垃圾货。
从苏联购买了辆t-坦克,在当时来说,性能还是很不错的,属于综合性能比较优秀的轻型坦克。
国军依靠这些坦克,成立了第一个机械化师—第oo师。
第oo师是当时世界上成立的第个机械化师,国军还是有点前的战术思维的。
第oo师下辖个坦克团,个炮兵团和个机械化步兵团。
由于第oo师是国民政府花费巨大财力物力才成功组建的,国民政府把这支部队当做国宝。
这从一份手令可以看出这支部队特别和重视,此手令为:“第oo师全体官兵务必每天吃三餐。”
现代人肯定觉得莫名其妙,一天吃三餐还要下什么特别的手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事实上当时国军的生活待遇非常差,一般部队士兵一天都只吃两顿饭,分别是上午一顿和下午一顿,吃饭也就是一碗米饭配一些青菜豆腐什么的,一个月吃一次肉都难。
而第oo师作为国军最精锐部队,待遇要比一般部队好得多,才能每天吃三顿饭。
也就是说,部队每天能够吃三顿饭,已经是国民政府能提供的最高待遇了。国家穷成这样,还要被迫和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打仗,可谓国事艰难矣!
第oo师作为机械化师,虽然战斗力、机动性很强,但实力也还比较单薄,没办法和日军大规模硬杠。
那就干脆放弃独立作战的想法,成立一个以步兵为主的半机械化军,以步兵为作战主力,坦克作为加强支援的力量,更有实际意义。
于是国军着名的五大主力之一的第军,就这样成立了。
第军下辖个师,分别是第oo师、新编第师、荣誉第师。
第oo师的装甲部队则编成个装甲团。
作战时,装甲团可以拆分成若干个连,每连数辆坦克,分配到个师里支援步兵作战。
这似乎是装甲力量独立作战理念的倒退,但这是国军现实状况的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
第军是国军中少有的几支主力野战部队,除了拥有坦克、装甲车以外,还有配属的炮兵部队,反坦克炮部队和汽车运输部队,这是一般国军部队想都不敢想的装备。
喜欢日军少将收割机请大家收藏:dududu日军少将收割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