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男人只会影响我搞钱的速度 > 第一百章 准备过年(第1页)

第一百章 准备过年(第1页)

上桥村的人早就打听到沈家母女什么时候归家,拖拉机开了这一路就被人送了一路。什么柑橘毛栗子,白菜萝卜青菜苗应有尽有。孟家小三甚至还递了一刀五花肉,吓得沈周氏说什么也要还回去。

“你孟大哥家里之前穷得吃饭舔锅边,我们怎么能收人家的肉啊!”

村里卖暖水瓶的事是顾天朗全权负责,沈照并不清楚具体情况。她甚至连村里很多人都认不全,更不清楚孟家到底是什么情况。

“嘿,之前孟叔摔断腿家里没钱治。他家几个孩子要不是村里帮忙看顾都差点饿死,那时候阿照姐不是把油渣拿回村里让他们出去卖吗?这才有了闲钱上医院。上次卖暖水瓶,他家老二也是一个人才。别人都往乡下送,他却往县里跑。最后全村就他卖得最快最多,具体赚了多少钱不知道,反正听说年后就请瓦匠和木工把屋子修修,顺便送几个小的去学校。”

沈周氏听得直“哎呦”,乡下人家穷并不是因为懒,恰恰相反大家都是天生勤劳。可你就是再肯干黄地里也挖不出金银珠宝,能混得肚饱都能算年景好。一旦发生意外,搞不好就是灭顶之灾。

孟家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只要有机会自然会抓住机会改变现状。

沈照并不是什么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圣母,可如果有机会她还是肯拉一把这些深陷泥泞中的众生。

沈家小院一如既往的破败,但很干净,一看就知道有人提前打扫过。沈周氏正疑神疑鬼,章怀秋就拎着铁铲过来。

“婶子到得真快,我还说先帮你把猪圈里清清。”

沈周氏忙叫他别忙活:“这怎么好意思,等下我自己来。你先坐会儿,你阿照姐从县里带了不少糖回来我这就给你拿糖吃。”

章怀秋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婶子,我都这么大了不吃糖。”

“这么大了怎么了?你阿照姐姐孩子都三岁了还不是天天折腾吃的。”说着就要进屋翻包裹,吓得章怀秋掉头就往自己院子跑。边跑还不忘喊,猪栏等他过来再清,反正顺手的事。

这次回村对沈周氏的冲击太大,半天没反应过来。

沈照带着女儿进院子的时候,看到老太太坐在那里发呆,只以为是遇上什么难办的事。

问了半天,沈周氏才幽幽来了句:“你说,你家老倌子要还在,看到今天这些事会不会高兴?”

这她哪知道啊?老头子这一生拼死只想生个儿子,就算沈照成了十里八村头一个中专生都没有让他放弃过继的想法。如果真活到今天,搞不好还会嫌她牝鸡司晨。

“你别这么说,你爹心里还是有你的。”

“嗯,有我。我天天在学校穿得像个小叫花子一样,你说咱家也不穷,咋就那么俭省。”

听到女儿翻旧账,沈周氏赶紧跑路。她的菜园子半年没人管,不知道还能捞出点什么菜不?

路过隔壁院子的时候,听到那边的门“吱呀”的声音。她闻声望去,又是“砰”的一声。

她心里猛跳,记起自己好像是忘了什么事。

不知道她那个在学习班的继子,到底回家了没有。

上次回来胡满娘说要五千块钱才能把人赎回来,也不知道凑够数没有?当时她的手被伤了好些天,没法出摊赚钱。后面好不容易休养好,手里的钱又都做了小推车。这么几次三番的折腾,她把继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其实她也有点故意的心思在里头,一是忌惮女儿。二则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五百出了都出了,五千块她是真舍不得。

现在听到隔壁院子里有动静,她又起了心思。

老头子当初千辛万苦把人过继进来,以后到了地下也不知道会不会怪她?

刚还兴致昂扬的沈周氏瞬间没了心情,偷眼往那头瞧了几下没见着人影只得转身回屋去了。

这边院子里的胡满娘在厨房里敲敲打打,她只以为自己能在沈周氏身上在捞一笔。这老婆子去县里不用猜都知道赚到了钱,这村里动静这么大不说,就看沈周氏身上那件她没见过的袄都知道只怕在城里是吃香喝辣把家里的事忘到脑袋后面去了。

可怜她家男人在学习班呆到腊八才放出来,听了沈照拉着村里人卖暖水瓶的事气得几天没睡着,直骂败家娘们,这么大的利说舍就舍出去了。除了别人说几句好听话,她又能讨到什么好?

果然是头发长见识短,沈高星辗转反侧好几天,在小年这天出了门。

胡满娘也不知道自家男人去了哪里,只知道锅里没肉,瓮里没米。今天正想回娘家求点救济,就听到隔壁院子有了人声。透过门缝去瞧,老婆子祖孙三个拎着大包小包往家里塞。这便宜小姑子也是不要脸,这大过年的居然不回婆家跑到娘家来过年。

她只以为沈周氏听了动静,会问上两句。到时候自己说几句酸话,那头还不得乖乖把肉啊菜的主动送上来。可这半天没盯住,人转身就回了那破屋。胡满娘心中恨极,想使着儿子出面。可这孩子上次被沈照吓坏了,愣是不敢。

胡满娘恨得牙直痒的时候,沈照的心情却是不错的。

昨天羊城那边传来消息,春晚赞助服装的事确定下来了。

也是他们厂子命不该绝,听了沈照的建议找了当地领导。领导一听,企业遇到困难,一不求贷款二不要免税,就想找人搭个线也不是什么大事。大手一挥直接交代文化部去处理这事,本来还有些难度。哪知道今年粤城有位艺术家要上台表演独唱,这不是真的赶巧了吗?

沈照心知道这世上哪有那么多机缘巧合,她之所以敢出这个主意是清楚记得某位羊城有名的艺术家就是这一年在春晚上大红大紫的。

不过事情成了就行,之前她拿的二十件大衣早就卖得差不多了。有陈江海这么招牌在,省城来了不止一波人马来店里买衣服。陈爱媛给奶奶和亲妈带了礼物,不给爷爷和亲爸送多少有些说不过去,又在木芙蓉拿了两件呢子大衣。县里王局他老婆来过两次,木芙蓉收档过年前一天还是给王定安拿了件。等今年春晚结束,不仅剩下的这几件卖出去没问题,她还打算再要些货。

王富贵其实也有些没底,死马全当活马医。可看沈照居然手上的货还没出完,又打了三百件大衣的货款,这不安的心啊就这么放下了。

虽然比起厂子里压的货是杯水车薪,可人家既然敢要那自然是笃定能卖出去的。沈照作为在上世纪见识过直播带货的重生者,当然有这个信心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