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钟国富的惨样,沈照的日子还算顺遂。村子里的暖水瓶已经全部卖完,按照计划需要开始准备暖水瓶厂的年礼。
之前在卖暖水瓶的时候就给村里放出了风声,收卖点要收米收油,价钱比他们卖到粮站要贵上两分钱。上桥村自从分产到户,吃的米油是不缺的,所以沈照照只以为这些米粮应该很好收,再怎么说这里也是出了名的“鱼米之乡”,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家才刚饱肚子几年仓里的谷子还真舍不得卖。
“怕啥,以后日子只会越来越好还怕没饭吃不成?这谷子留着吃不完都放陈了,留够了口粮等明年的六月份新粮下来就有得吃了!”
杨家兄弟不一样,在村里人都还在踌躇的时候已经把家里的稻谷都拉到了村委前面的大水泥坪。一斤米贵两分,百斤下来又是两块钱,这个钱不赚白不赚。
其他人想的却是不太一样,“听说那些暖水瓶都是阿照答应厂子里要拿米油换的,这要是没有只怕不好。算了,家里省着点吃也能卖百来斤米出来。”
这种情况是沈照没想到的,毕竟在她重生前国人早就没了饿肚子恐惧,没米了上超市去买就是了哪需要囤许多在家里。她之所以不去粮站买而是找村里收,除了想给乡亲们再多增加点收入还有就是想尝试看能不能把上桥村的米做成品牌。
只是不曾想好心办了坏事,知道大家心里的顾忌正打算改变策略,顾天朗就跑过来告诉她旁边村子有人来问,他们的收不收?
一斤米两分钱的差价对刚发了笔横财的上桥村人来说可能算不上什么,可对旁边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发财的其他村民来说可是天大的诱惑。
“哎呀,顾老倌你们村里人不舍得我们舍得,这米你看也不比你上桥的差嘛,好歹也分咱们口汤喝,行不行?”
沈照点头,做生意要的是你情我愿不需要强求。而且这事也是她没有考虑周到,没想到会是这种情况。
顾天朗却是愤愤不平,“这些人可真是,又不是不给钱?有钱赚的时候那么积极,到了要出力的时候就倒头装死?”
“别这么说,大家都被饿怕了。人之常情……”
生存需求是最基本的,村子里也就是刚好起来一点还没来得及彻底摆脱饥饿的恐惧也实属正常。
沈照当真是一点怨言都没有,别说是现在了就是几十年以后大家还动不动就抢盐呢?在粮食产量还没彻底起来前,囤粮是多正常的事。反倒是她,做事前没考虑周到脱离了实际。
话是这么说,可在上桥村民看到临村挑着担子上村委卖米的时候又有些坐不住了。他们村子也有不下五百户,收这么点米都得让邻村来卖传出去他们还做不做人?
就这样你挑一担,我推一车,大家浩浩荡荡往村委去了。等旁边村子听到消息赶过来的时候瞬间傻眼,“咋回事?你们自己的不是舍不得卖吗?”
“谁舍不得了?咱们谷仓里又不缺这点米!”
沈照答应暖水瓶厂的米油就在这种吵吵闹闹的氛围下完成了收购,又拿出订好的袋子做了封口打包。一切备好就只等沈照的蛋黄酥。
之后做的计划里干部的礼盒没变,员工的也给加了一份。两个礼盒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八方来福与四季发财。暖水瓶的干部其实也就上百人,八百个蛋黄酥沈照也能做下来,但是厂里员工有上千位,这个量对她来说就很有难度了。
好在她有外援,张大厨听了她的难处拍着胸脯表示小事一桩。就这样招待所那几天的蛋黄酥全部都被沈照全包了,也就因为这个招待所主任吃了不少抱怨。
但没办法啊这事是小沈同志有难处,他要不答应那个张贵树肯定得造他的反。而且他们招待所因为这两道点心吃了多少红利,他心里还是有点数的。
暖水瓶厂工人对今年厂子要发的年礼之前也是听到了些风声,从一开始的直接发库存的暖水瓶,到后面的听说人愿意拿米油来换,再后来至于年礼到底是什么大家都说不太清楚。
只知道这天厂子的篮球场突然挂起了横幅,然后就是几辆拖拉机轰轰隆隆地开进了厂区。中午下班前,各工位的领导突然通知大家去操场领取今年的年礼。按往前的规矩这种事都会提前通知,毕竟装东西的家伙什大家伙得提前自己准备。可今年怎么不用了,难不成真就发几个暖水瓶凑合着过年吧?
大家心里满是抱怨,可还是三三两两的结伴去了。等走到操场一瞧,好家伙!你们手里提的都是些什么?
“还不是和之前一样,就是十斤米和五斤油。听说肉也一样,等放假前那天再发。”
“哪里一样了,还有盒点心呢!”
“啊,对,我的点心忘记领了,我的点心……”
陈向前看到同事搞得像是丢了什么大宝贝似的还有些不屑,一盒点心而已有必要这么激动吗?
“嘿,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当然你要是不想要,可以给我!”
“给我!向前哥咱俩关系好,说什么也得给我!”
“不行,我先说的……”
陈向前被两个人烦得不行,连连摆手:“给你们,给你们,能有啥好东西……”
可话刚说出就后悔了,这小盒子里装着他怎么没见过?
同事上手要抢,他眼疾手快把人拍开。
“想啥呢,想啥呢?这种好东西我怎么都得拿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这天晚上下班暖水瓶厂的工人尾巴都差点翘到天上去了,这种包装好的米你们见过吗?这油壶上的字你们认识吗?
什么叫搞得再花里胡哨也就是米和油,你把你们厂发的拿出来瞧瞧?
这年头大部分商品都很朴素,很少有人在外包装上下功夫。沈照这次的米油不但定做了专门的包装袋和塑料油壶,正面是绿底黄花的上桥精米和上桥茶油的商标,可背面就讲究了,明黄色做底上面印刷有红通通的几个大字:
“定县暖水瓶厂恭贺全体员工新春快乐,平安幸福!”
这几个字虽然不能喝不能吃,可是看着就是舒心啊?嗯,就是说不出来的舒服,工人其实自己说不清楚到底为什么。这种事要是放在几十年以后叫私人定制,虽然商品本身的价值没有提升多少,但情绪价值拉满。
再加上那盒名叫四季发财的蛋黄酥,厂子里的员工就像提前过年了一样。回去的路上就有人跑来问,卖不卖?
“卖个啥?我爹妈都没吃过呢,我得带回去给他们尝尝。”
“三块钱一盒!”
“……”
不但厂子里工人满意,一向好面子的厂务厂长也很满意。他们暖水瓶厂的年礼一提出去,哪家不羡慕?忧心患寡不患均,怕工人有意见的工会主席也很满意。虽然没法做到完全统一,可工人也得了盒点心能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味道不是?唯独供销科的池科长却老大不高兴,这个小沈同志不厚道当初问她不是说没得多吗?怎么又拿出这么多分给了下面的员工了?最近这些天可是连招待所都没得卖。这么好的东西给那群工人,他们能吃得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