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男人只会影响我搞钱的速度 > 第七十七章 好在她有足够多的退路(第1页)

第七十七章 好在她有足够多的退路(第1页)

上一秒母慈子孝,下一秒气到跳脚。这就是沈家母女最真实的写照。

母女两个还没好好说两句就再次谈崩,沈照被迫喝了两天稀饭,等到孟长安带上吴爱芳过来看她的时候,她张嘴就问:“有肉吃吗?”

肉是没有,但吴爱芳带了满肚子的八卦。

“阿照姐,你知道吗?那个于爱国好黑的心,她居然把我们科这么些年所有人的缺卡记录都留着不说,还记录了那段时间的业务需求。跑到厂务厂长那里要求严抓考勤,特别是我们供销科。”

“然后呢?”沈照只以为孟长安会找她兴师问罪,毕竟领导的思维更重集体荣誉。什么东西能化小绝对不往大里闹,能私了就不要闹上台面来。不然最后丢脸的还是整个纺织厂,真追究起来还是他们那些领导干部管理不到位。

“你不是往公司公告栏贴了大字报吗?怎么不敢认了?”孟长安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这事厂里也查了但没个结果。大字报上面全篇都是第一人称,最后也没有署名。大家虽然都猜是沈照的手笔,可没有证据。

沈照啃着手里的苹果,只觉得越啃越饿,叹气:“孟科,你可要相信我,这事还真不是我干的。”是她出钱请人干的。“你觉得我这个样子还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跑到厂里贴大字报吗?真有这个能耐我也不用躺着喊吃肉了。”

孟长安虽然不太信,但看她这一副生活不能自理的模样也觉得是不是自己真冤枉了人家。可这事除了沈照还有谁会去干?再说那个丢了孩子的苦主不就是沈照吗?难道真是沈照她老公良心发现?或者是这人见事情败露故意报复?毕竟依他对于爱国这人狗从旁边跑过都要拔根毛的了解,就算只是一句话的事也得有点好处才行。

“孟科,你还是太单纯了。你以为厂子里除了阿照姐就没人恨姓余的?就我知道的二车间那个成国辉,他二儿子本来厂子里上次分房能轮到。但姓余的非说他家已经分过了,把这房子给了送她礼的龚玉心。后面人家的婚事也吹了,到现在还在打光棍。你说这人家恨死她恨谁去?”

这事沈照也知道,那时候钟老太还撺掇她也去送礼好分房。到时候房子正好给她小叔子娶媳妇。真当沈照傻啊?这房子要是她自己不能住,还争来干什么?

“还有,还有。我听人说以前承包厂子饭堂的就是她亲戚,那时候厂子里的饭狗都不吃。后面厂领导出面进行改革,才有了阿照之前的那个岗位……”

“厉害了!你连这都知道。”沈照对这些事不敏感,不是听吴爱芳她还真不知道。

“嘿嘿,我家是纺织厂的老工人,自然能听到不少。”

孟长安摸摸下巴,他也是外来户。大学毕业分配到的纺织厂,自然不知道这些老黄历。这次要不是于爱国朝供销科下手,他还真没把这个后勤科长放心上。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纺织厂内部的情况错节盘根,于爱国做的事虽然不会伤他根本,但要不是沈照横来一笔,自己这顿骂只怕是跑不掉。

“因为托儿所的事,下面很多工人都跑到工会还有厂长办公室反应情况,要求严查。本来唐厂长还想保她,哪知道县公局也打了电话过来。说是要加强厂子名下的学校托儿所的规范管理,严防拐卖事件的发生。这话虽然没点名于爱国,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沈照倒不知道临了王定安还帮忙推波助澜了一把,看来这次于爱国得吃大亏。

果然,孟长安继续说道:“这事闹得还挺大,托儿所也要自检自查。涉事的园长当天就被调离了,所有牵扯进来的临时工也要被清退。于爱国的处分还没下来,听童厂长的意思是让她提前退,可唐厂长还是觉得老人应该给机会。这事还有得磨。”

这事会闹成这样是沈照没想到的,她只以为那张大字报最多给姓余的添点堵。毕竟这事没证据不说,连个出面的受害人都没有。而且于爱国这人在纺织厂本就根深叶茂,想一次就把人扳倒可不容易。只是余爱国这人非要往枪口上撞,真当童厂长的人是那么好消遣的?

沈照这次算是占了大便宜,知道于爱国讨不到好当即欢天喜地。就连孟长安临走前交待她让她最近消停些,她都只是点头说好。

孟长安对上这样的下属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沈照的能力是真不错。总有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小技巧,就说前几天交上去的上季度销售数据整得明明白白不说,还把近五年工厂同期数据也做了纵向比对。童厂长看了以后才发现厂子里产的棉纱布的供应量在逐渐减少,他打了电话才知道原来是汉城那边有家新厂子换了新的生产线,产出来的棉纱质量比定县产的更好又便宜。

虽然现在都是统销统购,计划生产。可国营厂将要放开经营自产自销的传言却是越来越响,童厂长天天忧心一旦没了国家兜底,厂子里的布该卖到哪里去,又能不能卖出去的问题。

所以当时听说报告是沈照写的,还夸他知人善任。可这话还没说出去几天呢,就又闹出来贴大字报这么大的响动来。有什么冤屈是不能向上反馈,非得闹到人尽皆知的?童厂长发了老大一通虚火,直说刺头就是刺头,到哪都改不了本性。

沈照不知道这些内情,就算知道她也不会在意。别说上下级立场有相背的时候,就是同级同事也会存在利益分歧。她求的可不是让厂子里私底下把于爱国叫过去偷偷骂一顿,而是要彻底撕碎总务科于科长公报私仇的面皮。现在她的目的达到,被大领导嘴巴上骂几句也没亏。

比起纺织厂的这些风风雨雨,她更上心女儿上户口的事。

上辈子的女儿到死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是她一辈子的遗憾。这辈子重生就想过要让女儿随自己姓,可去公安局问过几回这事得当爹的同意才行。这世道就是这么不公平,明明孩子都是妈生的可偏偏就默认得随爸爸姓。

现在离婚证拿到手,她第一件事就是去给女儿上户口。

她自己当初嫁进钟家,户口关系还在厂里没迁走。这次省了不少的事,她要没进厂在农村,出嫁女自动失去家里宅基地的继承权。一旦离婚连户口都没有地方上,到时候就是黑户什么都干不了。这也是这年头的女人不敢轻易离婚的原因,好在她有足够多的退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