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于是他懒洋洋地挑了一位刺头出来,拖长声音道:“傅御史,朕看刚刚赞同你的人不少,那好吧,朕答应你们,组建六部的日程就暂且搁置——”
&esp;&esp;傅昭心中一喜。
&esp;&esp;陛下果然服软了!
&esp;&esp;他就说嘛,这小皇帝不过是心血来潮,等他明白,大景是离不开他们这些肱股之臣的,也就彻底消停了……
&esp;&esp;“——咱们先来聊聊清理严党的事儿吧。”
&esp;&esp;傅昭:“…………”
&esp;&esp;不用回头他也能感受到,身后无数道刀子般的视线狠狠扎在了他身上,傅昭霎时间如芒在背,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esp;&esp;为官者,最怕一朝失势。
&esp;&esp;四周无数豺狼虎豹都盯着这个位置,怎么可能不落井下石?
&esp;&esp;严弥倒台,多少人会因此受到牵连,其中又有多少傅家的门生子弟。更遑论其他两大家族,肯定也会受到波及!
&esp;&esp;傅昭实在不敢当这个罪人。
&esp;&esp;可顶着郦黎目光炯炯的视线,他只好勉强回答道:“陛下说笑了,臣并不是不同意设六部,只是觉得,不应在官员任职上大动干戈。否则定会造成社稷朝纲混乱,百姓也会因此惶惶不安。”
&esp;&esp;他决定先退一步。
&esp;&esp;反正就算六部成立了,里面的官员大多数还是自己人,和现在没多大区别。
&esp;&esp;“傅御史难道是不想清理严党吗?”郦黎却执拗地抓着这点不撒手了,“朕虽然年轻,不像傅御史出身世家,从小有名师教导,但也知道一个最起码的道理——把空耗俸禄的坏官赶走,那好官不就有位置坐了吗?”
&esp;&esp;傅昭强笑道:
&esp;&esp;“臣自然想,但是陛下,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
&esp;&esp;“傅御史说得对,朕的确不懂这些,”郦黎虚心求教,“既然这样,那就请傅御史一周内交一份三万字的论……咳,朕是说奏疏上来吧。”
&esp;&esp;“开头部分,记得总结全篇的主要观点和关键词,方便朕提取中心思想;内容需简明扼要,分析该领域古今发展变化,既要有理论支撑,也要给出实际操作的方法;”
&esp;&esp;“格式的话,朕就不要求那么严格,在结尾标注好文中引经据典的出处便行了。但是与先人古籍的雷同部分,不得超过全篇的百分之三,这是最起码的标准。身为文臣,万一落下个抄袭的名声,那可就不太好听了。”
&esp;&esp;郦黎摆出一脸“朕是在为你着想”的表情。
&esp;&esp;傅昭:“……啊?”
&esp;&esp;他傻眼了。
&esp;&esp;哪家皇帝要人写奏疏,一写写三万字的?
&esp;&esp;这都够出书立传了吧!
&esp;&esp;“但朕平日里事务繁忙,也没太多时间仔细看,”郦黎又慢悠悠补充了一句,“所以等写完后,还得麻烦傅御史到朕面前来接受质询,朕届时会就奏疏中的内容向你提问,记住,要提前做好准备。”
&esp;&esp;“事先提醒一下,朕不喜欢听人反驳,所以记住,只答不辩,否则不予通过。”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