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386章 二龙较量高下立判(第2页)

第386章 二龙较量高下立判(第2页)

“罪臣助纣为虐,罪应万死,今日弃暗投明,望大宋皇帝饶我等不死……”n

他们按自己原先的官阶品级大小,依次启奏道:n

“西夏伪帝李乾顺残暴无道,二十一年前,在其十六岁时,为了提前亲政,阴谋起事,残忍诛灭彼时辅政的其母后梁氏全族!可谓不仁不孝……”n

“臣等侍奉此等残暴无道昏君,犹如活在水深火热之中!”n

“吾等罪臣,早已盼望大宋天子赵官家御驾亲征西夏,挥正义之师,有道伐无道……”n

身心皆痛的夏皇李乾顺,见到昔日自己非常器重的这些大臣们皆已投敌,气得他直翻白眼。n

“罪臣愿弃暗投明,真心实意归降大宋,侍奉英明雄主赵官家……”n

“罪臣亦是,愿弃暗投明……”n

“好!朕接受尔等归降。朕绝不会杀降,朕会保尔等荣华富贵,朕亦会保西夏苍生免遭战火涂炭!”一身戎装的赵吉郑重道。n

他坐在岳飞给搬来的那把龙椅上,背披的金丝龙纹大红披风的下摆已经垂地,腰间的描金祥云纹革带上插着一支划时代的火铳手枪,他右手握着的那柄寒光逼人的天子长剑,指向面前那群乞降的西夏大臣,道:n

“你、你,还有你,皆留下!”n

被留下来者,是刚刚先开口乞降说出好听话的三位降臣。从朝服上看,他们仨是西夏朝堂上品级较高的重臣。不过,这时赵吉没有闲工夫问他们仨的姓名。n

赵吉下旨道:“其余降臣,皆带出殿外,换下一批进来。之后五批降臣,只需向朕叩拜,并齐声说一句愿真心归降之言即可,不然,朕观西夏伪帝李乾顺因自服毒酒,即将不久于世了。”n

“遵旨……”n

杨再兴得旨后,在押送后面的五批降宋的西夏官员时,进度明显快了很多。n

赵吉依然从每批降臣中挑选出三四个顺眼的,共计挑出二十余人,与先前留下的那群西夏后宫妃嫔们,都跪伏在坤宁宫内,作为见证人。n

好让他们亲眼目睹,这夏皇李乾顺和夏后耶律南仙,可都是提前饮下毒酒的,并非朕想加害除掉他俩。n

他们这些见证人,事后还可充当宣传员,在西夏境内传扬:朕的胸怀宽广,本想收容西夏亡国之君李乾顺夫妇的,奈何李乾顺和耶律南死意已绝,枉费了朕的好意。n

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在西夏境内收服人心,更利于统战。n

此时,李乾顺倚靠在御榻上,断腿处的鲜血仍在向下滴落,染红了脚下的地砖。n

他愤恨地瞪圆双眼,目光如刀,扫向曾经发誓定会永远效忠于他的这些叛臣们,气得他嘴唇颤抖不已,他想要怒斥,却因毒酒的发作而气息略显微弱,只能咬牙切齿地低吼:n

“尔等……尔等这些叛徒!朕待尔等不薄,尔等却……却如此轻易地背叛了朕!”n

在坤宁内的所有降宋夏臣和嫔妃们,无颜看向发出质问的李乾顺,皆面向赵官家跪伏,一动都不敢动。n

耶律南仙紧紧地握住李乾顺的手,她的脸色苍白如纸,嘴角渗出的血迹显得格外刺眼。n

她的目光扫过那些叛夏降宋的大臣和嫔妃们,眼中虽有愤恨,但她为了安慰自己的夫君,也没有像泼妇那样骂人。n

她低声向李乾顺劝道:“陛下,莫要动怒……他们不过是趋炎附势、不忠不义、贪生怕死之辈,不值得陛下为他们动怒。”n

“呵呵……”李乾顺苦笑一声,随即厉声高喝道:n

“先前,朕在大夏国内大力推行汉家儒学时,尔等还口口声声说必奉圣人之言,践行‘忠孝仁义礼智信’,如今看来,尔等这些叛夏降宋的贰臣,真是可笑、可耻、可恨至极!”n

“朕读《礼记·曲礼下》中有云: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朕今日虽败,却无愧于祖宗社稷!朕,李乾顺,乃是第一位‘死社稷’的国君!”n

他的声音,在坤宁宫内回荡,悲壮决绝。n

在场的那些降宋的西夏重臣们闻言,纷纷低下头,不敢与其对视。n

赵吉坐在龙椅上,抬起手中的天子长剑,指向李乾顺,威严地质问道:n

“李乾顺,你敢说你是第一个‘死社稷’的国君?”n

“呵呵!看来,李乾顺对汉学及我汉家历史,学得并不好啊!”n

李乾顺闻言,眉头紧皱,怒视赵吉:n

“赵佶!你休要胡言乱语!朕就是第一位‘死社稷’的国君!”n

赵吉冷笑一声,稳坐龙椅上,用手中的长剑轻轻敲击地面,发出清脆的声响:n

“铛铛铛。”n

“李乾顺,你口口声声说‘国君死社稷’,可你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吗?”n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