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下午,荞麦正在睡午觉,赵淑华的电话打到了军区。
&;荞麦啊,上次你们送的山核桃、板栗特别好。我给领导送了点,他们都说口感一流。现在百货大楼想大量收购,你看方便牵个线吗?&;
荞麦略一思量:&;正好快到收获季节了,我先联系一下老家,了解具体情况再回复您。&;
荞麦立即给大队部打电话。张大妮一听是荞麦,顿时紧张:&;闺女,是不是出啥事了?&;
&;没事没事。&;荞麦笑道,&;是这样的,省城百货大楼想大量收购咱们这的山货。核桃、松子、板栗、榛子,只要质量好他们都要。娘,你和大队长商量一下,看能收多少。其他村的也行,保证质量就成。&;
张大妮一听是好事,立马高兴起来:&;成,我这就去找大队长。&;
&;到时候他们会派专门的采购员过去,具体细节你们当面谈。我先给他们要个电话,你们直接联系。&;
这个消息在村里炸开了锅。大队长立即召集村民开会,动大家上山采摘山货。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谁不想多挣点钱?
大队长还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公社领导:&;这是郑向党媳妇找的门路,只要质量好就收,价钱公道。&;
公社领导一听,马上通知各村抓紧时机。
采购员姓李,三十出头,一看就是做生意的老手。他带着两个助手来到村里时,大队长和张大妮早就等着了。
&;李主任,您看看我们的货。&;大队长领着他去村部,那里已经堆满了各色山货。
李主任先拿起一把核桃掂了掂:&;个头不错。&;又磕开一个尝了尝,&;这口感,比外面卖的强多了。&;
&;那可不。&;张大妮在一旁说,&;这都是纯山里的野生核桃,不是人工种的。&;
李主任点点头:&;板栗呢?&;
大队长让人搬来几麻袋板栗。李主任拿起一个尝了尝,眼睛一亮:&;这个好,个大肉甜。都是这个质量吗?&;
&;保证一样。&;大队长拍着胸脯,&;我们村收的都按统一标准,烂的、虫蛀的都筛出去了。&;
&;价格这块&;李主任说到关键处。
大队长和张大妮对视一眼:&;您说个数。&;
&;核桃五毛一斤,板栗四毛,松子六毛,榛子三毛。&;李主任一口气报出价格,&;要是能保证供应,长期合作的话,价钱还能再商量。&;
这价钱比预期的还要高,大队长顿时乐开了花:&;没问题!咱们村光核桃就有两万多斤,板栗一万多斤&;
正谈着,一个村民气喘吁吁跑来:&;大队长,你问问兔子他们要不要?现在能出栏上千只。&;
李主任一听来了兴趣:&;还养兔子?多少钱一只?&;
&;一只块毛。&;村民试探地说。
&;便宜。&;李主任摆摆手,&;但得挑肥的。对了,村里还有多少兔子?&;
“除了罐头厂要的oo只,还有上千只出栏”大队长说
李主任大手一挥:&;全要了!&;
张大妮在一旁提醒:&;留种的得剩下。&;
&;那是那是。&;大队长忙不迭地应和。
谈妥价钱后,李主任让助手写合同。大队长仔细看过,确认无误才按了手印。
&;先预付一半定金。&;李主任掏出一叠钱,&;后天我派车来运货。&;
看着那一沓沓的钱,在场的人都红了眼眶。这可是真金白银啊!
消息很快传遍全村。当天晚上,村民们就把山货往村部搬。大队长和张大妮盯着过秤,登记造册,忙到半夜才歇下。
后天一早,村口就热闹起来。三辆大卡车缓缓开进村里,引得孩子们都跑出来看热闹。
李主任拿着本子走在前面:&;先装核桃,要轻拿轻放,别磕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