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林却摇了摇头,淡定地回答道:“王通判,多谢您的好意提醒,但这件事情您就不必费心插手了。
至于王语嫣最终究竟会花落谁家,眼下还真是难以断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她应该不会再嫁给慕容复了。
因为经此一事后,慕容复日后怕是再也不敢踏足咱们大宋的国土啦。”
说完这些话,两人一路无语,默默地回到了燕子坞。
然而此时的燕子坞早已不复往日之名,经过一番更名易帜,它已被改称为命途岛。而原本的参合庄,同样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命途山庄。
待抵达目的地后,方林热情地挽留王通判道:“王大人,如今天色已然渐晚,路途奔波劳累,您不妨就在这庄子里歇息一晚吧。”
只见王通判面带微笑地说道:“既然如此,那王某就却之不恭啦!”
随着这句话落下,周围陷入了一片寂静,仿佛时间都在此刻凝固了一般。
就这样,一夜悄然过去,没有丝毫波澜。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王通判便早早起身离开了此地。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临近正午时分,王通判竟又折返回来。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李知府以及其他一些人。
在这行人之中,有一个身材高大威猛、足有八尺之高的壮汉格外引人注目。此人一身素雅的装扮,更显其英姿飒爽。
他那双明亮如星辰般的眼睛,犹如利剑般犀利;两道浓黑的眉毛如同剑刃般锋利;宽阔的鼻子下,一张方正的嘴巴微微上扬,透露出一种豪迈之气。
看到这个壮汉,方林心中暗自猜测:莫非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乔峰?
正想着,只听李知府走上前对方林介绍道:“方大侠,这位正是丐帮的帮主——乔峰乔大侠!”
方林听闻此言,连忙快步上前,双手抱拳行礼,朗声道:“久仰乔大侠的英勇事迹,今日得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啊!”
乔峰见状,亦微笑着拱手回礼,说道:“哈哈,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方大侠。说来也是巧合,当初您在大理惩治那四大恶人之时,我恰好也身在大理,只是未能有缘相见罢了。”
方林微微一笑,回应道:“乔大侠过奖了。不知当时乔大侠前往大理所为何事呢?”
乔峰神色一肃,回答道:“实不相瞒,我此次前往大理乃是为了调查玄悲大师的死因。不知方大侠对此可有什么线索或见解?”
方林目光灼灼地看着乔峰,嘴角微微上扬,缓缓说道:“还能有谁?难道这答案不是呼之欲出吗?你心中其实早就有数了吧!切莫被那所谓的名声所束缚住手脚啊。
你可是威震江湖的北乔峰,而那南慕容又算得了什么呢?至于玄悲大师何时遇害的,我确实不知晓。
但能够杀害玄悲大师这样的高手,并且还是死于其成名绝技之下的,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寥寥几人罢了。”
乔峰皱起眉头,沉声道:“我曾与慕容复有过一面之缘,依我所见,他不像是会做出此等恶事之人呐。”
方林并未回应乔峰的话语,而是猛地转过头,将视线投向一旁的李知府,语气略带责备地问道:“你怎么没把实情告诉乔帮主,叫他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李知府赶忙拱手作揖,恭声解释道:“此事关系重大,在下不敢贸然行事。因此只是告知乔帮主,请他护送我等前往汴京,并且途中会有军队一同随行护佑。”
方林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安排还算满意,接着开口说道:“也罢,乔帮主的为人和声名,我自是信得过的。既然如此,告诉他也并无大碍,况且这件事情本就并非是什么绝密之事。”
乔峰站在原地,越听越是一头雾水,忍不住插话问道:“你们到底在谈论何事?难不成其中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我不能知晓吗?”
乔峰一脸郑重地说道:“诸位,我乔峰行事一向磊落,你们大可放心!我不是乱嚼舌根的小人,朝廷有需要帮助我丐帮必定会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
方林微微颔,接着说道:“此地原名为参合庄,乃是那慕容复的府邸。不过如今嘛,已归我所有。”
乔峰剑眉微扬,凝视着方林问道:“方大侠,想来以您的为人,定不会平白无故去抢夺他人的庄子吧?”
方林笑了笑,应道:“那是自然。此前我在大理出手惩治了恶名昭彰的四大恶人,因而在江湖之上稍有了些名气。
后来,李知府寻到我,请我相助剿灭一伙猖獗的水匪。待我将匪患肃清之后,却意外现,那些水匪竟是受人豢养而来。
一番追查之下,线索竟指向了这参合庄。于是,我率众前来搜查,不想竟查出慕容复乃燕国后裔,且一直心心念念于复国大业。”
说到此处,方林顿了一顿,脸色略显凝重地道:“只可惜,在那场激烈的争斗之中,还是让一个名叫包不同的家伙给逃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