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起了沈溪嘱咐的话语,成熟的时候就可以收割。
收割完了之后,再把保暖大棚盖上,静静等待它们再继续生长下一茬。
曹秀兰直接拿着小镰刀来到了后院,进入保暖棚,里面开始收割着蔬菜。
而沈树林则是穿戴整齐的,背上同时也背了个小背篓,转头来到了镇上。
其实镇上距离他们麻线屯并不是很远,只是因为现在交通工具不便。
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二八大杠的,所以这路程稍微就显得有那么点崎岖。
不过好在沈树林运气不错,遇到了屯子里相熟的人家,赶着毛驴要去镇上赶集的人。
看着沈树林背着小背篓走在路上,倒是十分热情的邀请他一起上了驴车。
有了驴车,去往镇上的时间就大大缩短了很多。
不过十来分钟的时间,几人就一同到了镇里。
沈树林和众人告别之后,独自一人来到了镇上。
这镇上倒是有一家卖板材的,沈树林是记得。
按照记忆中的位置,他来到了一家门市十分简陋的地方。
直接跟老板说明了,自己要做牛棚、羊圈和鸡窝的事情。
让老板按照正常情况下,给他配备了一些材料。
那老板也是个极其热情的,不仅给沈树林快速配好了之后,还给了他一份搭建书。
是手写的,有些去简陋,不过沈树林另眼也看懂了。
他于是也十分爽快的,把兜里的钱掏给了老板。
一共这些板材才花了10块钱,那老板一听沈树林要运回麻线屯,瞬间又很热情的从自己家后面赶来了一个驴车。
把那些板材搭建了上去,说要送沈树林回家。
沈树林十分感动,就给对方塞下了一块钱的感谢费。
不过那老板也是个实在人,死活没有要这一块钱。
沈树林还打算在这镇上逛逛,买一点别的东西拿回家,送给沈溪和小文以及曹秀兰。
他们平时不会经常来到这镇上,一来是交通不便,二来则是镇上有的东西,他们麻线屯大多也都有。
而麻线屯没有的东西,在镇上也会十分的昂贵。
因此大部分人家其实都是舍不得的,不过沈树林想着,来都来了,还是逛逛。
万一有什么合适家里人的东西,一起买回家去,也省得下一次再过来。
于是,沈树林和这个卖板材的老板约定好了回去的时间,便独自一人背着背篓,在整个镇上逛了起来。
他看到有小摊上卖着粘牙糖,也就是麦芽糖,心想着夏向文平时最喜欢吃这个了。
一问价格也不贵,一分钱一个。
不过避为了避免夏向文吃了长出虫牙,他就只买了一个回去给夏向文打打牙祭。
随即就在另一个小摊上,倒是看到了巴掌大的雪花膏。
这雪花膏可是比蛤蜊油好用多了,不仅是有着香味,而且包装也更加的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