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开局:召唤锦衣卫 > 第一百六十六章 魑魅魍魉过度章 (第2页)

第一百六十六章 魑魅魍魉过度章 (第2页)

李景炎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道:“季爱卿所言甚是。救灾之事,众卿按方才所议即刻执行,不可懈怠。”n

“臣等遵旨。”众臣齐声道。n

“至于……”n

——————n

“陛下,锦衣卫同知朱雀求见,有要事禀报。”话音未落,太监总管小福子那尖细的声音,传来。n

“宣。”李景炎深吸一口气,极力平复内心的波澜,沉声道。n

朱雀大步踏入,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声音低沉而坚定:“陛下,微臣今夜潜伏于堕民街,发现红莲圣教在那蓄意谋划,他们施展诡异幻术,以龙与红莲圣母之战,斩杀苍龙,蛊惑民众心智,煽动对朝廷的仇恨,其行径猖獗,有谋反之意。微臣还察觉,这背后恐有幽冥魔宗暗中撑腰,手段阴毒狠辣。”n

说罢,他将自己在堕民街所见所闻,巨细无遗地详述一番。n

“看来只能提前收网了。”n

李景炎心下一凛,眉头微皱,猛一拍案,桌上的笔墨纸砚都随之一颤:“朕欲革新朝政,救百姓于水火,这些逆贼竟敢趁火打劫,扰乱民心!传朕旨意,命锦衣卫与六扇门,立刻行动,务必将此等余孽一网打尽,揪出背后主谋,若遇抵抗,格杀勿论!朕绝不允许这些乱臣贼子毁了朕的江山,害了朕的子民!”n

“遵旨!”朱雀,诸葛正我,眼中寒芒闪烁,犹如出鞘利剑。n

————————n

羿日。n

京城那繁华喧嚣背后,一座隐秘的府邸如深邃的幽潭,这座府邸平日里看似荒废,无人问津,四周高墙林立,密不透风,巡逻的家丁看似松散,实则暗藏玄机,个个眼神犀利,警觉非常,稍有异动便会触发暗藏的机关警报。n

而今日,府邸之内却灯火通明,人影幢幢,反对派的各方势力仿若嗅到血腥的饿狼,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n

屋内,宽阔的议事大厅雕梁画栋,却被凝重压抑的气氛笼罩,翰林院博士们,往日里在朝堂之上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此刻却面色阴沉,交头接耳,儒雅的外表下难掩内心的焦躁与决绝;n

威风凛凛的武官们,烛火映照下泛着冷光,腰间佩剑不时发出轻微的鸣响,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变故蓄势;还有那些身着锦绣华服、配饰尽显尊贵的皇室宗亲们,虽依旧保持着几分矜持,但眼神中的不安与贪婪也暴露无遗。n

果郡王李崇武作为此次阴谋的核心策划者之一,眉头紧锁,额头上的青筋微微跳动,率先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李景炎那皇帝小儿,自登基以来,便执意推行变法,全然不顾祖宗成法、朝局安稳,肆意妄为,如今已将这朝堂、将我等的根基动摇得七零八落,实在是到了不得不反的境地!”n

说罢,他狠狠一拳砸在桌上,桌上的茶盏都跟着剧烈震颤,茶水溅出,洇湿了桌面的精美锦缎。n

礼部一侍郎缓缓捋了捋胡须,那胡须下的嘴角勾起一抹阴险的弧度,应和道:“郡王所言极是,如今这局势,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唯有清君侧除奸佞一途,方能让他收手。”n

“两日后,咱们引京城百姓一同前往皇宫门前跪谏,以民意、天谴为由,迫使他停止变法。这近日的地震之灾,正是上天示警,百姓们人心惶惶,田园荒芜,死伤无数,咱们就代表民意,要他给天下一个交代。届时,京城百姓必定群起响应,他李景炎若还想一意孤行,便是与天下人为敌,即便失败,也是法不责众,我们也只需装出一副,被百姓所裹挟之势……”n

一位武不满军改的官满脸横肉,目露凶光,瓮声瓮气地接话:“哼,他李景炎若敢不从,咱手中的兵也不是吃素的。我等麾下的将士,久经沙场,对这劳什子变法诸多怨言已久,说是削减了军备开支,让兄弟们寒了心,连卖命的粮饷都快发不出来。到时真动起手来,咱们里应外合,也不怕他。”n

说罢,他重重地拍了一下腰间的佩剑,发出“锵”的一声闷响,似乎在向众人展示他的决心。n

皇室宗亲中,一位辈分颇高的王爷一直沉默不语,此刻却微微睁眼,目光冰冷如霜:“切莫莽撞行事,皇宫之内,小皇帝的锦衣卫和六扇门皆非等闲之辈,一旦我们稍有差池,便是灭顶之灾。他们就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猎豹,随时可能扑出来,将我们撕得粉碎。”n

王爷的声音低沉沙哑,却如重锤一般敲在众人的心坎上,让一些原本热血上头的人心头一凛。n

钦天监官员王泽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不屑地回道:“王爷多虑了,咱们此番行事,占着大义名分,名正言顺。咱们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祖宗基业,为了安抚黎民百姓,何惧之有?”n

“况且,我等提前布局,已在市井之中散布了诸多对变法不利的谣言,那些愚昧无知的百姓们,最是容易被蛊惑,如今都在传这变法触怒上天,引得灾祸连连,连祖宗牌位都在夜里颤抖落泪,百姓们对小皇帝的怨念渐深,舆论风向已在我们掌控之中。”n

一人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又补充道:“为保万全,我还暗中联系了南楚的势力,他们答应必要之时,我等逃到南方,给予接应。一旦有变,咱们也有条后路可退,不至于满盘皆输。”n

“南楚觊觎我朝江山已久,此番若能助我们扳倒小皇帝,扶南方三王上位,他日必有厚报,届时说不定还能裂土封王,共享富贵。”n

众人听后,有的面露惊喜,有的微微皱眉,显然对这与外敌勾结之举尚存疑虑,但事到如今,也都纷纷点头,眼神中既有决绝,又暗藏忐忑,却又心思各异,两日后去与不去,尚在一念之间。n

在府邸的另一处高楼之上,几个身形矫健、神色冷峻的锦衣卫,透过单筒望远镜,观察着府底的情况,众人对视一眼,眼中满是鄙夷之色。n

这些人之所以能汇聚于此,一方面是源于面对改革变法时,出于本能地想要抱团以相互慰藉、共御未知;另一方面,则像是在朝廷推行变法所施加的重重压力之下,寻得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n

而在这诸多因素背后,更多的还是被利益遮住了双眼,迷了心智。倘若真要直面皇帝陛下的刀锋,恐怕临阵脱逃之人不在少数。毕竟,人性使然,恰如那句俗语所言:“不见棺材不掉泪,一见棺材就下跪”n

“通知同知大人,人到齐了,可以收网了。”n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