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大同?!”
“大同怎么了?”
朱元检和刘文炳闻言,不约而同变了脸色。
“陛下,刚收到消息,是大同和宣府那边出现了鞑子的骑兵。。。。。。”
“什么?!”
两人脸色愈发难看,朱元检沉眉道:“具体什么情况?是散兵,还是。。。。。。”
“陛下恕罪。”
听到王国兴这回答,朱元检和刘文炳心中都是一紧。
“那就是说,到底什么情况还不知道?”
“是。。。。。。”
王国兴和高文采二人暗暗叹气,遂将大同和宣府的情况大致说了下。
大明到了崇祯时期国库本就入不敷出,魏忠贤倒台后这情况也愈发严重,拖欠朝臣俸禄和军饷那都是家常便饭。锦衣卫中骆养性只手遮天,朝廷拨给他们的那少得可怜的经费,也大多都被他和他的党羽贪-污,导致锦衣卫各地下属机构人手严重不足,因而裁撤了不少。
大同和宣府因为常有鞑子为祸,骆养性也不敢做的太过分,也就将这两处的锦衣卫勉强留了下来。可因为俸禄和经费的问题,留在这两处的锦衣卫便也只有几人,且做事也没那么用心。
此次这消息还是大同那边与王国兴有旧交的同僚暗中送出来的,所以也就没有那么详尽。
朱元检听他们说完,眉头皱得更紧了。
刘文炳略作思索,沉声道:“大同和宣府出现鞑子的骑兵,倒也侧面印证了陛下先前猜测,闯贼军中的火器是从鞑子手中买来的。要是这样的话,那镇守大同和宣府的姜瓖(“镇朔将军”印大同总兵)和王承胤(宣府总兵)二人岂不危险?”
先不说鞑子是否会偷袭大同和宣府,单说被唐通和巩永固追剿的闯贼。他们若是想跟陕西那边的田见秀和高一功,以及河南的叛军汇合,势必是要经过晋冀蒙三省交界的大同。
而大同乃是北方之门户,是扼晋、冀、蒙之咽喉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若闯贼军中的牛金星和宋献策真跟鞑子勾结,此时肯定会选择以大同为屏障再进行反攻。要是那样,姜瓖和王承胤便如当初的唐通一样腹背受敌。。。。。。
“陛下。”
刘文炳见朱元检半晌没出声,遂拱手道:“臣认为眼下京师暂时无忧,闯贼又被定安王和永安伯追剿,朝廷不如先派一支人马绕过闯贼直入大同支援,也能趁机切断闯贼和陕西的联系。”
“让咱想想。”
朱元检没有直接拒绝,也没说答应。
其实归根结底,是因先前京师稳住后,他就第一时间发布诏令,告知各州府京师的情形,着当地府衙安抚百姓,妥善处理农民起义之事,但大同和宣府以及应天府并未有及时回复。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由检的诚信度太差,各地州府的人根本不相信他。
更别说,其实他一直都不太放心唐通。
如果闯贼真的跟鞑子勾结,那大同。。。。。。
“这样。”
想到这里,朱元检声音沉了沉,“你立刻回去挑出五十名可信的锦衣卫,去工部找范景文给他们配上最好的武器,最好也把火器带上,让他们带着咱的亲笔信连夜赶往大同。”
“记着,大同的事先保密。”
“陛下。”
高文采略略思索,立刻出声道:“卑职请命亲自带人前往大同,尽快重建大同和宣府两处的锦衣卫所,恢复锦衣卫与朝中密报往来的特殊通道。”
“好。”
朱元检没有拒绝他的请命,“那就速速去办。”
“遵旨。”
二人没有任何犹豫,立刻起身往殿外奔去。